17
晚清书画家赵熙-小山水
起拍价
RMB
2,800
当前价
RMB
2,800
围观人数:124
出价次数:1
延时周期:00:00
保证金:0%
服务费:0%
佣金:10%
不包邮 不保真 7天退货无责 已结束
最高出价:RMB 2,800
小程... [领先]
2,800
08月24日 10:42:07

重庆大千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
作品尺寸:
27*25
作品描述:
赵熙(1867年9月13日—1948年8月25日),原名赵熹,四川省荣县北郊宋家坝人,字尧生,号香宋,晚年自号香宋老人,又署香宋词人、天山逸民,室名雪王龛。他是晚清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戏剧家,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内“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北面碑名书写者,有“清末第一词人”之誉,位列蜀中“五老七贤”之一。
赵熙出生于世代务农的贫寒家庭,自幼聪慧,五岁即在家从父读经,年十七参加嘉定府试,中秀才。1892年25岁时高中进士,殿试列一等,选翰林院庶吉士。1903年授国史馆协修,1909年转官江西道监察御史。他曾飞章弹劾庆王奕麟、疆吏赵尔巽及杨文鼎等人,并请平凡“戊戌六君子”冤狱,声振朝野,以直谏与赵启霖、赵炳麟并称“三赵”御史。民国时期,赵熙辞官隐居于故乡荣县。
赵熙是近代巴蜀文坛上少有的通才,他以诗歌而负重名,播声海内,其诗大多收录于《香宋诗前集》《香宋诗钞》《赵熙集》。他写词始于1909年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时,词作主要收入《赵熙集》和《香宋词》中。赵熙的词风体现出对屈原艺术形态与情感世界的传承,他善于向前人学习且不拘泥于某家某派,词作题材广泛,涵盖记游写景、寄赠酬唱、记事抒怀、题画咏物、时序节令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民生和词人思想情感的变化。
赵熙也擅长书法,其字体秀逸挺拔,融诸家为一体,时人称“荣县赵字”。他早年学习颜真卿、柳公权,中年效法苏东坡、黄山谷,后期钻研汉魏诸碑,碑帖融合,在结字上外张内收,使字势更加紧密。他的书法既保留了古代名家的风范,又极具创新特色,在四川影响很大,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的说法。赵熙的书法作品在四川各地的名胜古迹中多有留存,如荣县云奉寺、乐山凌云寺、乌龙寺、峨眉山,以及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碑”等地。
此外,赵熙还改编了著名川剧《情探》,并写有《渔父辞剑》等剧本。他在教育方面也有一定贡献,曾陆续担任荣县凤鸣书院山长、重庆东川书院山长和川南经纬学堂监督,主张“讲学兴农”,所教除经史外,还设日文、算术、地理等新课。
1948年8月25日,赵熙卒于荣县桂林街“香宋”故居,享年八十一岁。其墓位于四川省荣县北郊牛角山上。
赵熙出生于世代务农的贫寒家庭,自幼聪慧,五岁即在家从父读经,年十七参加嘉定府试,中秀才。1892年25岁时高中进士,殿试列一等,选翰林院庶吉士。1903年授国史馆协修,1909年转官江西道监察御史。他曾飞章弹劾庆王奕麟、疆吏赵尔巽及杨文鼎等人,并请平凡“戊戌六君子”冤狱,声振朝野,以直谏与赵启霖、赵炳麟并称“三赵”御史。民国时期,赵熙辞官隐居于故乡荣县。
赵熙是近代巴蜀文坛上少有的通才,他以诗歌而负重名,播声海内,其诗大多收录于《香宋诗前集》《香宋诗钞》《赵熙集》。他写词始于1909年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时,词作主要收入《赵熙集》和《香宋词》中。赵熙的词风体现出对屈原艺术形态与情感世界的传承,他善于向前人学习且不拘泥于某家某派,词作题材广泛,涵盖记游写景、寄赠酬唱、记事抒怀、题画咏物、时序节令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民生和词人思想情感的变化。
赵熙也擅长书法,其字体秀逸挺拔,融诸家为一体,时人称“荣县赵字”。他早年学习颜真卿、柳公权,中年效法苏东坡、黄山谷,后期钻研汉魏诸碑,碑帖融合,在结字上外张内收,使字势更加紧密。他的书法既保留了古代名家的风范,又极具创新特色,在四川影响很大,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的说法。赵熙的书法作品在四川各地的名胜古迹中多有留存,如荣县云奉寺、乐山凌云寺、乌龙寺、峨眉山,以及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碑”等地。
此外,赵熙还改编了著名川剧《情探》,并写有《渔父辞剑》等剧本。他在教育方面也有一定贡献,曾陆续担任荣县凤鸣书院山长、重庆东川书院山长和川南经纬学堂监督,主张“讲学兴农”,所教除经史外,还设日文、算术、地理等新课。
1948年8月25日,赵熙卒于荣县桂林街“香宋”故居,享年八十一岁。其墓位于四川省荣县北郊牛角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