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全国通用粮票共2张》《各个地方粮票共59张》
起拍价
RMB
20,000
当前价
RMB
围观人数:133
出价次数:0
延时周期:00:00
保证金:25%
服务费:0%
佣金:15%
不包邮 不保真 不退货 距离开拍:000000
重庆民藏拍卖
作品分类:
邮品钱币
作品尺寸:
尺寸不一
作品描述:
“全国通用粮票”是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1955年至1993年左右)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属于“票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时粮食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紧张,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居民需凭粮票定量购买粮食及粮食制品(如馒头、面条等)。
全国通用粮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统一印制,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不受地域限制,与地方粮票共同构成了粮食供应体系。票面通常标注面额(如半斤、一斤、五斤等),不同时期的粮票在设计图案、防伪技术等方面有所差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时代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增加、市场经济发展,粮票逐渐失去实际效用,1993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全国通用粮票已成为收藏市场的热门品类,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各个地方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由各省市、自治区等地方政府发行的购粮凭证。它与全国通用粮票并存,主要用于在特定行政区域内购买粮食及粮食制品(如米面、馒头等)。

在当时物资匮乏、粮食统购统销的背景下,粮票是居民获取粮食的必需凭证,其使用范围受地域限制,不同地方的粮票通常不能跨区域流通(部分地区间有少量互通规定)。地方粮票的面额一般以斤、两为单位,样式、图案常体现地方特色,发行数量与当地粮食供应状况挂钩。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和粮食供应日益充足,地方粮票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成为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状况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