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清代画家罗聘-工笔人物
起拍价
RMB
3,800
当前价
RMB
围观人数:12
出价次数:0
延时周期:00:00
保证金:0%
服务费:0%
佣金:10%
不包邮 不保真 不退货 已结束
当前价:暂无出价

重庆大千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
作品尺寸:
130*65
作品描述:
罗聘(1733 年 - 1799 年),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他祖籍安徽歙县,先辈迁居扬州。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介绍:
艺术风格与成就
- 绘画题材广泛: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是“扬州八怪”中画路最宽者。其画作奇古渊雅,超逸不群,别具一格。早期作品风格较为写实,注重对物象的细致描绘;后期作品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笔墨更加豪放洒脱。
- 以《鬼趣图》闻名:罗聘善于画《鬼趣图》,以夸张手法描绘出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讽刺漫画。该图共八幅,画中鬼形形色色,如虚无飘渺的鬼、主仆鬼、阔鬼与女鬼、矮鬼与小鬼、绿头发鬼、大头鬼等,线条简练朴拙,人物造型古雅奇骇,通过不成比例的形体使画面意趣更加浓厚,在京城博得了不小的名声。
- 师法自然与创新:罗聘的绘画风格受到金农的影响,但又能突破师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注重观察自然,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在笔墨运用和构图上大胆创新,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
生平经历
- 出身与成长:父亲罗愚溪康熙年间中举,做过小官,罗聘刚满周岁时父亲去世。他聪明勤奋,所读之书过目不忘,因家境贫寒,读书非为科举,单求谋生,以卖字画为业。二十一岁时与方婉仪结婚,方婉仪世代官宦,也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
- 师从金农:二十四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常为金农代笔。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金农于扬州谢世,患病期间罗聘服侍左右,去世后罗聘料理丧事,并护送金农灵柩归葬浙江临平。
- 游历与创作: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八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四十七岁时二次赴京,其间画蜈蚣、观音、杜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在外漫游近 10 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传为名胜,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但他挥金如土,八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返回故里。
家庭与后世影响
- 家庭:其妻方婉仪和他育有三个子女,都会书画,尤以画梅见长,后人称其为“罗家梅派”。
- 后世影响:罗聘的绘画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也一直受到关注。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创新精神为后世画家提供了借鉴,尤其是他在鬼怪题材绘画方面的探索,为中国绘画史增添了独特的一笔。同时,他出资刻版使金农的著作得以传世,也为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著有《香叶草堂集》,还著有《广印人传》。代表作品有《物外风标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成阴障日图》《谷清吟图》《画竹有声图》等。
艺术风格与成就
- 绘画题材广泛: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是“扬州八怪”中画路最宽者。其画作奇古渊雅,超逸不群,别具一格。早期作品风格较为写实,注重对物象的细致描绘;后期作品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笔墨更加豪放洒脱。
- 以《鬼趣图》闻名:罗聘善于画《鬼趣图》,以夸张手法描绘出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讽刺漫画。该图共八幅,画中鬼形形色色,如虚无飘渺的鬼、主仆鬼、阔鬼与女鬼、矮鬼与小鬼、绿头发鬼、大头鬼等,线条简练朴拙,人物造型古雅奇骇,通过不成比例的形体使画面意趣更加浓厚,在京城博得了不小的名声。
- 师法自然与创新:罗聘的绘画风格受到金农的影响,但又能突破师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注重观察自然,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在笔墨运用和构图上大胆创新,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
生平经历
- 出身与成长:父亲罗愚溪康熙年间中举,做过小官,罗聘刚满周岁时父亲去世。他聪明勤奋,所读之书过目不忘,因家境贫寒,读书非为科举,单求谋生,以卖字画为业。二十一岁时与方婉仪结婚,方婉仪世代官宦,也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
- 师从金农:二十四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常为金农代笔。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金农于扬州谢世,患病期间罗聘服侍左右,去世后罗聘料理丧事,并护送金农灵柩归葬浙江临平。
- 游历与创作: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八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四十七岁时二次赴京,其间画蜈蚣、观音、杜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在外漫游近 10 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传为名胜,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但他挥金如土,八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返回故里。
家庭与后世影响
- 家庭:其妻方婉仪和他育有三个子女,都会书画,尤以画梅见长,后人称其为“罗家梅派”。
- 后世影响:罗聘的绘画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也一直受到关注。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创新精神为后世画家提供了借鉴,尤其是他在鬼怪题材绘画方面的探索,为中国绘画史增添了独特的一笔。同时,他出资刻版使金农的著作得以传世,也为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著有《香叶草堂集》,还著有《广印人传》。代表作品有《物外风标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成阴障日图》《谷清吟图》《画竹有声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