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19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白玉御題詩臥牛
L21cm
作品估价:TWD 3,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8%
《免责声明》
图录号:
219
拍品名称:
清乾隆 白玉御題詩臥牛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L21cm
拍品描述:
L21cm
來源:東京有駕堂收藏
張守積收藏,1978 年購自上述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御題詩:愛牛緣何緣愛耕 耒耜之利資爾能 和闐玉子牛其形 稍加琢治如牟鳴 造石非同拖五丁 聚道乃全擬大牲 陳蕃無計可芼羮 興鋤解甲天衢亨 任土作貢無别營亦弗敢詡我武成 漫因新舊評藍青 乾隆丁亥御題
印:古香、太朴
原共箱蓋款:清高宗乾隆白玉牛
原共箱款識:〈和闐玉牛再疊前韻〉御題詩文,大卿書并刻于湖西運甓齋
印:大卿
原共箱題簽:初見玉牛,于一九七七年東京有駕堂藏物,牛形壯碩,雙眼烱烱有神,牛腹有銘,其字工整,為乾隆御題,配有靈芝古木老座,二者渾然天成,益彰其美,吾極甚喜;翌年,說服張允中先生割愛讓藏,玉石有靈,終歸知者,其是謂乎。戊午立夏閩侯張守積記
鈐印:守積珍藏

白玉質,潔白細膩,光潤如脂。牛呈俯臥狀,選用上等玉料立體圓雕而成,端莊大氣而不失靈動。昂首側望,雙目圓睜,鼻翼厚實賁張,角彎如新月,雙唇閉合,神情安詳,身軀壯碩,肌肉線條飽滿流暢,四肢收攏,尾巴輕垂於身側,姿態悠閒自若,盡顯沉穩雅趣。腹部鐫刻描金隸書〈和闐玉牛再疊前韻〉,詩錄於《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三)》,御製詩初集,卷四十三,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之作,並落「古香」、「太朴」印。字體砣刻深峻有力,布排疏密得當,錯落有致,與玉牛氣韻相映生輝,增添雍容典雅之風。整器質樸中蘊華美,靜穆中寓祥瑞,堪稱清宮玉雕珍品。

與本品相互參照者,如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玉牛〉,底部琢刻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御製詩一首,其隸書筆意與本件臥牛腹部陰刻御題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與之相比,本品所刻詩篇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所作,時值乾隆平定回疆之後,玉料來源充足,匠師得以精擇上乘美玉,琢為佳品,玉雕工藝亦隨之臻於盛世巔峰。綜觀本件白玉臥牛,質地晶潤凝潔,姿態寫實,結構嚴謹,雕工線條遒勁流暢,以巧妙刀法將溫順敦實神韻表露無遺,工藝造詣更勝一籌。

中國以農立國,而牛善事農。《山海經.海內經》載:「稷之孫曰叔均,是始牛耕。」自古牛不僅於春耕中扮演重要角色,更代表ㄋ智慧、勤奮、忠誠及刻苦;在宗教中也常被賦予神聖色彩,化為仙人的坐騎;同時,文人墨客喜寄情於山水田野,使牛成為純樸田園生活與遠離喧囂之志。自明末至清代,玉牛雕刻流行,常作臥姿,神態怡然自得,寓意社會祥和安樂,亦體現玉雕工藝的精妙與意趣。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乾隆三十五(1770年)年十二月江西〈造辦處活計庫〉載:「白玉臥牛一件,隨紫檀木座呈覽。奉旨,白玉臥牛留在熱河陳設。」,可見雕琢精美的白玉牛深受乾隆帝重視,亦體現其對玉作藝術與瑞兆意蘊的推崇。

古人以牛具備「五行」中水、土之神力,象徵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此意涵受歷代帝王所重,至乾隆朝尤為顯著。乾隆皇帝可謂歷代帝王中寥若晨星的漢學大家,藏書汗牛充棟,其一生所作詩文逾四萬首,關於牛者約百首,囊括土牛、春牛、石牛、牧牛、玉牛、青牛、祭祀牛、老子騎牛、牽牛織女星等,不勝枚舉。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唐〈韓滉五牛圖卷〉,乾隆帝即御題詩一首,並鈐「神品」、「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古希天子」、「乾隆御覽之寶」等鑑藏印,顯見乾隆對牛題材藝術之看重。本品則御詠〈和闐玉牛再疊前韻〉:「愛牛緣何緣愛耕,耒耜之利資爾能。」顯見耕牛在乾隆心中位居首要。其以耕牛為題材之詩作,不僅勉勵自身勤耕勞作,也藉牛之辛勞寓以民生艱辛,充分流露帝王關懷農事與民情之深遠用意。

細審與本件玉牛造型相似之例,參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玉牛〉、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墨玉臥牛〉,其玉材或為平定新疆回部動亂前所得。相比之下,本件玉牛無論造型或玉質皆屬上乘,應為回部平定,進貢京城之優質玉料。整器造型生動,尤重肌肉及皮膚的表現,牛後頸肌肉凸起,背脊線條清晰,將力量感展現淋漓,陳設於廳堂,盡顯尊榮霸氣。

玉雕動物作品,歷來備受藏家青睞,其中以牛為題材者,因寓意吉祥且工藝精湛,長期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拍賣於香港佳士得2009年12月1日,編號2009,清乾隆〈白玉臥牛〉,便創下不俗佳績。本件白玉臥牛不僅玉質精良,雕工細膩,更鐫刻御題詩文,增添宮廷尊貴氣韻,來源清晰有序,體現玉雕動物之文化價值與藝術魅力。

註一:台灣收藏家張守積先生,曾與張心白、王北岳、廖德良等好友共同成立「印石珍賞會」,其收藏重心亦逐漸轉向印石。2000年左右,為換購一批印石,將此白玉牛售至日本。2018年,旅日台裔藏家委託知名篆刻家和田大卿先生,於木盒題刻詩文。

註二:和田大卿(B.1964年),生於日本橫濱,本名廣幸,字大卿,以字行。自幼喜愛書法篆刻,跟隨日本篆刻泰斗小林斗盦先生學習篆刻,齋號運甓齋,窮䆳書屋等。
1994年赴中國深入學習研究書法篆刻,和金石方面之研究,先後在清華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任教。2018年春,遷回日本。2000年起擔任日本《金石書學》雜誌編輯委員。現任《金石書學》雜誌副總編輯。

AN EXCEEDINGLY RARE IMPERIALLY INSCRIBED WHITE JADE RECUMBENT BUFFALO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PROVENANCE:
Yugato Gallery Collection, Tokyo
Chang Shou-chi Collection, acquired in 1978
An important private Asian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