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14
上一件
下一件
清嘉慶 白玉龍柄蓮瓣紋執壺
L18cm
作品估价:TWD 1,2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8%
《免责声明》
图录号:
214
拍品名称:
清嘉慶 白玉龍柄蓮瓣紋執壺
年 代:
清嘉庆
尺 寸:
L18cm
题 识:
「嘉庆御用」款
拍品描述:
L18cm
「嘉慶御用」款

執壺以整塊白玉雕琢而成,質地細潤,柔和如凝脂。內膛掏空,分蓋與壺身,面採圓雕、鏤雕及壓地高浮雕等技法結合,紋飾主題融會蓮花、鳳凰與螭龍傳統吉祥圖像,寓意「清淨高潔」、「祥瑞安泰」與「皇權尊貴」。笠帽形蓋,蓋面飾仰覆蓮瓣,頂飾蓮苞鈕。壺身圓潤,面飾仰蓮瓣,如初綻蓮花亭亭玉立。長流作鳳首,曲把為螭龍,氣韻靈動。下承矮圈足,足底中央陰刻「嘉慶御用」雙行四字隸書款。

清宮品茗風尚興盛,茶具形式多元,尤能彰顯歷代帝王品味與雅好。嘉慶皇帝自幼深受乾隆皇帝薰陶而鍾情茗茶,其御製詩集亦多有烹茶、品茗之篇,或可說明其對茶事及相關器類之重視。落有「嘉慶御用」款之玉壺,屬珍貴御製,極具宮廷藝術價值。如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嘉慶〈玉鳳首壺〉、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嘉慶〈玉羊首提梁壺〉,及本件清嘉慶〈白玉龍柄蓮瓣紋執壺〉,均以蓮花為飾,分別以鳳首、羊首作流,曲把多作龍形,紋飾風格流露乾隆器遺風。

玉質壺製作,需耗費較多玉料,且口小腹大,掏膛工藝較一般器皿複雜。從《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記載可知,乾嘉時期鏇玉技術已被宮廷製玉工匠所掌握。乾隆六十一年(嘉慶元年,1796年)二月「十五日,接得員外郎福慶等押帖,內開二月十二日太監鄂魯裡交青玉奶茶碗一件、鐘(盅)一件,傳旨:交如意館挑玉,照交下碗、鐘(盅)各配做六十件,欽此⋯著將碗一件、鐘(盅)一件交兩淮鹽政蘇楞額,照原樣鏇做,得時刻款,一併發來,欽此。」於隔年三月二十七日兩淮即按原樣如數交貨。此載說明至少在嘉慶元年,揚州兩淮鹽政雇用的玉匠已能精確掌握鏇玉工法,足以大量製作壁薄且形體複雜器物。而玉壺的製作更加費時費工,需高超鏇玉技術,方能達到清代工藝追求的胎體勻稱、造型雅致之美。乾嘉以降,宮廷玉工對鏇玉技術掌握精熟,使玉壺等大型中空器物之製作成為可能,亦使清代玉器工藝邁向巔峰。

嘉慶朝的玉器製作,雖不及乾隆盛世,實則反映出嘉慶皇帝對個人逸樂玩賞活動的自我節制,亦體現其內斂務實的治國姿態。另從唐代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有詩云:「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玉壺冰心成為清廉正直、品行清白高潔之代稱。嘉慶皇帝身處乾隆盛世之後,深諳節儉治國道理,對玉器賞玩亦轉向內省涵容,崇尚簡靜,寓意深遠。本品造型規整,紋飾雅致高潔,不僅展現嘉慶時期玉工承繼乾隆盛期的精湛技藝,更蘊含帝王對宮廷藝術與治道理念相輔相成之企盼,亦折射其渴望民生富足、政治清明的民本取向。

A RARE AND SUPERB WHITE JADE'LOTUS' TEAPOT
MARK AND PERIOD OF JIA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