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18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白玉御題詩駱駝
L9cm
作品估价:TWD 3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8%
《免责声明》
图录号:
118
拍品名称:
清乾隆 白玉御題詩駱駝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L9cm
拍品描述:
L9cm
來源:美國Edmund 與Julie Lewis 醫師伉儷收藏

御題詩:拳足昂頭曲肖竒 土華璘縟卯金遺 詎同唐帝過街日 疑共明君出塞時 乾隆丙子春御題
印:古香

白玉質,潔白無瑕,細膩光潤。雕琢雙峰駱駝屈足臥坐,駝首自然回眸,目光炯炯有神。下顎長鬚,雙耳貼伏於頸,長頸彎曲有力,肌肉飽滿。四肢健壯,前蹄跪伏,後蹄前屈,作休憩之姿。整器形神兼備,散發沉穩氣勢,盡顯駝獸堅毅與忠順風姿。底部陰刻隸書御題詩〈詠玉駝〉,詩錄於《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四)》,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三。詩文描述駱駝拳縮四肢、昂首姿態,好似隨著聖明君王出塞征戰,氣勢雄壯。

清朝與準噶爾的戰爭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後長達七十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皇帝認為攻滅準噶爾時機已到,謂之「天與人歸,機不可失」,故力排眾議,發兵出征,殲滅準噶爾汗國。隔年,社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乾隆帝有感而作〈詠玉駝〉御製詩,詩文內容恰與出塞征戰相關,可視為乾隆皇帝在「平定準噶爾」過程中的心情紀錄。

駱駝,又稱「橐馳」,既是商旅往來的倚賴,亦是戎馬征伐的重要役畜。如後周時期,顯德四年(957年)十一月周世宗「親征淮南時⋯命內殿直康保裔帥甲士數百,乘橐駝涉水,太祖皇帝帥騎兵繼之,遂拔之。」至元代,「札八兒每戰,被重甲舞槊,陷陣馳突如飛,嘗乘駱駝以戰,眾莫能當。」足見騎駝作戰之勇猛與威勢,為古代軍事史上獨具特色的一幕。

此堅忍之獸,亦成為玉器中動物題材的典型代表。玉匠多採圓雕技法,精准捕捉駱駝形體特徵,展現對自然生靈的細膩觀察與高超技藝。清代乾隆皇帝尤鍾愛玉雕駱駝,可從清宮舊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明〈玉人牧駝〉窺見一斑。該器於乾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1757-1758年)完成組配,乾隆帝欣賞「玉駱駝」時,感於「大小和卓之亂」戰事,遂作〈詠玉人牧駝〉詩,並配以司牧玉人,詩中亦隱含其對西域氏族之政治態度。對比本品,所鐫御題詩作於乾隆二十一年,彼時已平定準噶爾,駱駝卸下征戰之任,呈現安然休憩之姿,題詩意旨皇朝征戰告捷後的寧靜與盛世榮光。

A RARE IMPERIALLY INSCRIBED WHITE JADE CAMEL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PROVENANCE:
The Collection of Drs. Edmund and Julie Lew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