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0710
拍品名称:
东南亚玻璃陨石雷公墨
拍品描述:
在中国古代,雷州半岛出产一种黑色玻璃质石头,人们常见其在雷雨后从地表冲刷出来,误以为是因雷电生成,故称之为 “雷公墨”。雷公墨是地外物体剧烈撞击地球时,地表靶物质熔融后快速凝结形成的冲击玻璃。据研究,其形成于距今约 80 万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或彗星天体撞击事件。颜色以棕黑色和深绿色为主,一般呈块状、不规则状、哑铃状、液滴状和纽扣状,比重为 2.32-2.5g/mm³,折射率为 1.48-1.52。纯净度高的雷公墨去掉表壳用强光照射呈半透明,通常个头较小;纯净度差的雷公墨内部结构复杂,有矿物包裹体,国际上称为芒农型玻璃陨石,其体积一般较大。:雷公墨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是研究玻璃陨石起源的重要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