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656
上一件
下一件
民國時期 雲根制 巳未年秋月 四方抽角壺
H:7.5cm
W:14.5cm
容量:280cc
作品估价:JPY 1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9.8%
图录号:
656
拍品名称:
民國時期 雲根制 巳未年秋月 四方抽角壺
尺 寸:
H:7.5cm
W:14.5cm
容量:280cc
拍品描述:
吳雲根(1892-1969),又名吳芝萊,紫砂七老之一。1892年生於宜興和橋,14歲拜汪升義(汪生義)為師。吳雲根長得虎背熊腰,力大無窮,因時事艱難,紫砂行情不好,曾在相當一段時間裡,以挑坯、搬運為生。
吳雲根14歲離開出水地和橋來到蜀山拜師汪生義,與汪寶根、朱可心為師兄弟,
甲寅(1914)春,由利永陶器公司介紹,他和楊阿時、李寶珍、朱慶生遠赴山西平定縣平民陶器工廠任技師,歷時三年,期間不僅傳授紫砂陶的成型技術,還利用木炭釉爐窯燒制均釉紫砂陶,取得良好的效果,成為近代宜興陶業界首次向外省傳播紫砂技藝的傑出代表(引自《平定吏治紀要》)。
三年後回故鄉蜀山,仍以制壺為業。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學陶瓷科當技師,並結識陶瓷教育家王世傑先生。兩年後回宜興。1931年又在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窯業科擔任技師,爾後推薦師弟朱可心進校連袂授藝,延至抗戰爆發學校停辦。
吳雲根、呂堯臣師徒紫砂蓮子壺吳雲根、呂堯臣師徒紫砂蓮子壺
新中國成立後,宜興紫砂業逐步復興。1954年他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擔任成型技術輔導員。宜興紫砂工藝廠成立後,大批學子步入紫砂工藝殿堂,當代制壺名人呂堯臣、吳震、程輝、何挺初、葛明仙等,均出其門下,可謂門牆桃李,極一時之盛。汪寅仙親沐其教澤,並由吳雲根推薦于師弟朱可心身邊學藝。
他待人謙和大度,詼諧風趣,體魄強健,力大超人,德藝俱佳,作品如人品,敦厚、樸實,摒棄門戶之見,對徒弟要求十分嚴格。1959年他68歲高齡,在師徒間首開技藝比賽之先河,對每人完成的作品一一評點,從學者都十分敬佩,深受大家愛戴。
吳雲根14歲離開出水地和橋來到蜀山拜師汪生義,與汪寶根、朱可心為師兄弟,
甲寅(1914)春,由利永陶器公司介紹,他和楊阿時、李寶珍、朱慶生遠赴山西平定縣平民陶器工廠任技師,歷時三年,期間不僅傳授紫砂陶的成型技術,還利用木炭釉爐窯燒制均釉紫砂陶,取得良好的效果,成為近代宜興陶業界首次向外省傳播紫砂技藝的傑出代表(引自《平定吏治紀要》)。
三年後回故鄉蜀山,仍以制壺為業。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學陶瓷科當技師,並結識陶瓷教育家王世傑先生。兩年後回宜興。1931年又在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窯業科擔任技師,爾後推薦師弟朱可心進校連袂授藝,延至抗戰爆發學校停辦。
吳雲根、呂堯臣師徒紫砂蓮子壺吳雲根、呂堯臣師徒紫砂蓮子壺
新中國成立後,宜興紫砂業逐步復興。1954年他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擔任成型技術輔導員。宜興紫砂工藝廠成立後,大批學子步入紫砂工藝殿堂,當代制壺名人呂堯臣、吳震、程輝、何挺初、葛明仙等,均出其門下,可謂門牆桃李,極一時之盛。汪寅仙親沐其教澤,並由吳雲根推薦于師弟朱可心身邊學藝。
他待人謙和大度,詼諧風趣,體魄強健,力大超人,德藝俱佳,作品如人品,敦厚、樸實,摒棄門戶之見,對徒弟要求十分嚴格。1959年他68歲高齡,在師徒間首開技藝比賽之先河,對每人完成的作品一一評點,從學者都十分敬佩,深受大家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