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837
上一件
下一件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剪纸
49cm×750cm
作品估价:RMB 8256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8%
图录号:
1837
拍品名称: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剪纸
年 代:
2005 年 1 月 - 2006 年 5 月完成
尺 寸:
49cm×750cm
拍品描述:
蔚县剪纸精品《清明上河图》,于 2005 年 1 月 - 2006 年 5 月完成,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陈叙彤先生,在继承王老赏剪纸工艺基础上推陈出新的代表作品之一。2006 年河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会上,被河北省文化厅以十万元价值收藏一幅,该作品限量发行。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河北省蔚县民间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以 “阴刻见色彩,阳刻见刀功” 为独特风格,和一般民间剪纸不同,不是 “剪”,而是用刀刻,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这种艺术形式融合了绘画、雕刻、染色等多种技艺,题材广泛,涵盖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生动记录了中国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 )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用蔚县剪纸呈现《清明上河图》,是将传统绘画艺术与民间剪纸技艺相结合,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展现经典之作。蔚县剪纸艺人将《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建筑、车船等元素,通过精湛的刀工和巧妙的染色技法展现出来,人物神态、建筑细节栩栩如生,体现了高超的艺术创作水平。这种对经典画作的再创作,为传统剪纸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剪纸艺术的表现题材和形式。它承载了北宋时期的社会文化信息,同时又蕴含着蔚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文化内涵。一方面让人们以剪纸的视角重温历史经典,另一方面也传播了蔚县剪纸文化,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由于每一幅蔚县剪纸精品《清明上河图》都凝聚着艺人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且剪纸作品本身不易保存,工艺精湛、品相完好的作品更为难得。再加上其独特的题材和艺术风格,使得这类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受到艺术收藏爱好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