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880
上一件
下一件
明宣德 紫金釉花果纹盘
口径26cm
作品估价:RMB 5,000,000-10,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880
拍品名称:
明宣德 紫金釉花果纹盘
年 代:
明宣德
尺 寸:
口径26cm
题 识: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描述:
★
来源:
1.欧洲私人珍藏,现藏家祖父于1927月1月购自德国慕尼黑古董商Hugo Meyl(根据藏家笔记)。
2.巴黎佳士得,2023年12月12日,Lot6。(成交价:EUR 718,200)
参阅:
1.《明代宣德御窑瓷器》,故宫出版社,2015年,页208,编号90。
2.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Lot261。(成交价:HKD 3,300,000)
3.《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两木出版社,1993年,页240,图259。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为宣德官窑之稀世珍罕,极负盛名,其形端庄秀雅,简洁清新,釉汁厚润莹白,一如凝脂,胎骨坚致细腻,执之品鉴,俊美怡人。盘心以酱彩填绘折枝栀子花,四壁衬以葡萄、荷花、石榴、柿子四式祥花瑞果,外壁则填绘酱彩缠枝茶花,舒雅大方,与盘心的折枝栀子花内外辉映。其画法古拙典雅,酱彩厚润静穆,于白釉色地映衬之下三维效果凸显,更见素雅高贵。底书“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结构清秀而笔力内蕴。
主纹饰则以暗划幼线和留白展现的手法十分高超,此设计上的最大难度,是要在厚润施釉和留白位及纤幼划花纹饰取得平衡。这的确为景德镇御窑厂的艺匠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成功烧制的比率偏低,大量不达标的盘子都被打破填埋,得以保存而完整地流传后世者翏翏可数。明初洪武和永乐年间,此修饰手法更似被完全放弃。直至宣德一朝才再得成功,但成品极少,存世更稀。
栀子花,芳香素雅,绿叶白花,格外清丽可爱,既可入药,亦甚适庭院居室之缀饰,一直深得众人所喜。南朝梁·萧纲《咏栀子花》云:“素华偏可喜,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宋·朱淑真《水栀子》:“一根曾寄小峰峦,苫葡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明代以来,宫廷诸类工艺品多见栀子花装饰,就瓷器一项而言,折枝栀子花果纹盘正是明代宫廷独具特色的品类,创烧于宣德时期,流行至正德一朝而止。彼时御器厂竭力运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装饰,以致品类丰富,除白釉酱彩之外,尚见蓝地白花、黄地青花、白地青花,可谓品类众多,流行广泛,历数朝而不衰,由此可证明代皇帝对其痴爱之深。
来源:
1.欧洲私人珍藏,现藏家祖父于1927月1月购自德国慕尼黑古董商Hugo Meyl(根据藏家笔记)。
2.巴黎佳士得,2023年12月12日,Lot6。(成交价:EUR 718,200)
参阅:
1.《明代宣德御窑瓷器》,故宫出版社,2015年,页208,编号90。
2.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Lot261。(成交价:HKD 3,300,000)
3.《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两木出版社,1993年,页240,图259。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为宣德官窑之稀世珍罕,极负盛名,其形端庄秀雅,简洁清新,釉汁厚润莹白,一如凝脂,胎骨坚致细腻,执之品鉴,俊美怡人。盘心以酱彩填绘折枝栀子花,四壁衬以葡萄、荷花、石榴、柿子四式祥花瑞果,外壁则填绘酱彩缠枝茶花,舒雅大方,与盘心的折枝栀子花内外辉映。其画法古拙典雅,酱彩厚润静穆,于白釉色地映衬之下三维效果凸显,更见素雅高贵。底书“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结构清秀而笔力内蕴。
主纹饰则以暗划幼线和留白展现的手法十分高超,此设计上的最大难度,是要在厚润施釉和留白位及纤幼划花纹饰取得平衡。这的确为景德镇御窑厂的艺匠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成功烧制的比率偏低,大量不达标的盘子都被打破填埋,得以保存而完整地流传后世者翏翏可数。明初洪武和永乐年间,此修饰手法更似被完全放弃。直至宣德一朝才再得成功,但成品极少,存世更稀。
栀子花,芳香素雅,绿叶白花,格外清丽可爱,既可入药,亦甚适庭院居室之缀饰,一直深得众人所喜。南朝梁·萧纲《咏栀子花》云:“素华偏可喜,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宋·朱淑真《水栀子》:“一根曾寄小峰峦,苫葡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明代以来,宫廷诸类工艺品多见栀子花装饰,就瓷器一项而言,折枝栀子花果纹盘正是明代宫廷独具特色的品类,创烧于宣德时期,流行至正德一朝而止。彼时御器厂竭力运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装饰,以致品类丰富,除白釉酱彩之外,尚见蓝地白花、黄地青花、白地青花,可谓品类众多,流行广泛,历数朝而不衰,由此可证明代皇帝对其痴爱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