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870
下一件
明宣德 宝石红釉仰钟碗
口径15.3cm
作品估价:RMB 380,000-6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870
拍品名称:
明宣德 宝石红釉仰钟碗
年 代:
明宣德
尺 寸:
口径15.3cm
题 识: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描述:
来源:
北京保利,2021年6月7日,Lot5046。(成交价:RMB 1,725,000)
参阅:
1.《明宣德瓷器特展目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图91。
2.《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文物出版社,2009年,页108、109,图47。
3.《明代宣德御窑瓷器》,故宫出版社,2015年,页212,编号92。
4.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Lot15。(成交价:HKD 26,980,000)
5.纽约苏富比,2023年3月21日,Lot9。(成交价:USD 1,875,000)

本品外壁及里皆施宝石红釉,垂至足际,截然整齐,颜色鲜艳,如宝石,如凝血,为典型的宣德红釉器。口沿一道灯草口,红白相映。底施白釉,阴刻“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宣德器皿难求,官窑实属不易。
高温铜红釉器始烧于元代景德镇,至明永乐、宣德烧造技术成熟,为名贵颜色釉品种,烧成技术极难掌握,更有“千窑一宝”之说。清朝《景德镇陶歌》中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这其中的记载便说明了霁红釉的烧造难度。
明太祖定鼎天下之初,即弃元朝旧制,延袭唐、宋为考,定立大明之新矩。《明史·舆服志》载:洪武三年,明廷规定“服色所尚,以赤为宜”,这不仅标志着新王朝对赤色的偏好,更代表着从礼制方面,皇家对这一朱红颜色的专有权。故举凡瓷器,饰以朱红,则必非常物。
明初红釉瓷器,釉色艳丽夺目,却殊为珍罕。自元末伊始,景德镇御窑厂研制釉里红,然铜红烧造困难,接近一个世纪的反复试验,自永宣时,才偶得如本品发色殷红亮丽之作品。明御窑厂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因烧制失败而刻意损坏的残片,足见佳品之难求,成功之可贵,见《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北京,2009年,页108、109,图47。本品规整敦厚,为宣德时期所盛行的仰钟式,相同造型者还见于宣德青花、白釉、霁蓝釉者,著录于《明宣德瓷器特展目录》,编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