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854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孔雀蓝釉暗刻双龙赶珠纹胆瓶
高31.8cm
作品估价:RMB 250,000-5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854
拍品名称:
清乾隆 孔雀蓝釉暗刻双龙赶珠纹胆瓶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高31.8cm
题 识: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出版著录:
出版:《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98-199,图56。
拍品描述:
来源:
1.伦敦古董商Sydney L.Moss Ltd.旧藏,1957年10月28日。
2.John Clive Court 家族旧藏。
3.伦敦苏富比,2005年7月13日,Lot208。
4.香港怀海堂珍藏。
展览:“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11日-2008年3月30日。
参阅:
1.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Lot3616。
2.伦敦苏富比,2017年5月10日,Lot224。
3.香港苏富比,2012年10月9日,Lot3037。
孔雀蓝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一种低温釉,因呈色碧翠亮丽,恰似孔雀尾羽而得名,始烧于宋代磁州窑。景德镇生产的孔雀蓝釉以元为肇始,明代流行,清代康雍乾时期亦为所重,并在皇帝的要求下御窑厂烧造孔雀蓝釉品种,达至登峰造极之势,供御之巧作,无所不精。
清代御制署款单色釉瓷器中,或以孔雀蓝釉最为罕见。拍品此例未见于任何公私藏品,或为传世孤品。伦敦苏富比2017年5月10日上拍一件同时期黄釉刻云龙纹长颈瓶,署“斯干草堂”款,尺寸、形制、纹样等均与拍品极为相似,尤为罕见。另外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售出一件清乾隆青花云龙戏珠纹长颈胆瓶,尺寸较大,但器型、纹饰风格等与拍品相近,当时成交价为452万港币,可对比参考。还见一例,乾隆时期孔雀绿釉橄榄瓶,周身无纹样,曾属Frederick J.and Antoinette H.Van Slyke及张宗宪先生收藏,后售于香港苏富比2012年10月9日,拍品编号3037。
拍品线条饱满圆润,颈口细长,溜肩下垂,腹部形状如胆。通体施孔雀蓝釉,光华内蕴,釉面密布细碎开片,釉厚处呈现出透明的玻璃质感,极富特色。缩釉处蓝彩较深,可见斑驳点点,别具意趣。瓶身饰蜿蜒云龙,甚为出众。由于孔雀蓝釉在高温还原后,釉质艳泽晶莹,似宝光流动,非常适合附着在巧雕或工艺复杂的图腾上,使器物倍显力感及精巧性,从而最大程度上展现出乾隆单色釉器极为高超的制作技巧。本品雍荣华贵,气度不凡,存世稀少,可堪宝藏。
1.伦敦古董商Sydney L.Moss Ltd.旧藏,1957年10月28日。
2.John Clive Court 家族旧藏。
3.伦敦苏富比,2005年7月13日,Lot208。
4.香港怀海堂珍藏。
展览:“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11日-2008年3月30日。
参阅:
1.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Lot3616。
2.伦敦苏富比,2017年5月10日,Lot224。
3.香港苏富比,2012年10月9日,Lot3037。
孔雀蓝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一种低温釉,因呈色碧翠亮丽,恰似孔雀尾羽而得名,始烧于宋代磁州窑。景德镇生产的孔雀蓝釉以元为肇始,明代流行,清代康雍乾时期亦为所重,并在皇帝的要求下御窑厂烧造孔雀蓝釉品种,达至登峰造极之势,供御之巧作,无所不精。
清代御制署款单色釉瓷器中,或以孔雀蓝釉最为罕见。拍品此例未见于任何公私藏品,或为传世孤品。伦敦苏富比2017年5月10日上拍一件同时期黄釉刻云龙纹长颈瓶,署“斯干草堂”款,尺寸、形制、纹样等均与拍品极为相似,尤为罕见。另外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售出一件清乾隆青花云龙戏珠纹长颈胆瓶,尺寸较大,但器型、纹饰风格等与拍品相近,当时成交价为452万港币,可对比参考。还见一例,乾隆时期孔雀绿釉橄榄瓶,周身无纹样,曾属Frederick J.and Antoinette H.Van Slyke及张宗宪先生收藏,后售于香港苏富比2012年10月9日,拍品编号3037。
拍品线条饱满圆润,颈口细长,溜肩下垂,腹部形状如胆。通体施孔雀蓝釉,光华内蕴,釉面密布细碎开片,釉厚处呈现出透明的玻璃质感,极富特色。缩釉处蓝彩较深,可见斑驳点点,别具意趣。瓶身饰蜿蜒云龙,甚为出众。由于孔雀蓝釉在高温还原后,釉质艳泽晶莹,似宝光流动,非常适合附着在巧雕或工艺复杂的图腾上,使器物倍显力感及精巧性,从而最大程度上展现出乾隆单色釉器极为高超的制作技巧。本品雍荣华贵,气度不凡,存世稀少,可堪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