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833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青花海水九龙纹双螭耳瓶
高29.4cm
作品估价:RMB 2,100,000-4,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833
拍品名称:
清乾隆 青花海水九龙纹双螭耳瓶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高29.4cm
题 识: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描述:
来源:
1.Chinese Porcelain Company,New York。
2.美国藏家旧藏。
3.纽约苏富比,1994年11月28-29日,Lot349。
4.中国嘉德,2018年11月20日,Lot2336。(估价:RMB 6,000,000-8,000,000)
参阅:
1.《鲍尔藏中国陶瓷》卷二,日内瓦,页96,图215。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商务印书馆(香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32,图118;页252,图230。
3.《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1986年,页115,图85。
4.香港嘉德,2018年10月02日,Lot569。(成交价:HKD 9,350,000)
5.上海仲轩,2025年4月30日,Lot962。(成交价:RMB 8,970,0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青花瓷于素胎之上,以钴蓝为着色剂描绘纹饰而烧制而成,于青蓝之中又蕴含着丰富的变化,浓淡晕散,如同中国的水墨画一般,而成为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代表。明清两代,青花瓷的烧造始终占据着宫廷御瓷的主流地位。服务于雍乾两朝,承载着清代盛世御窑烧造的重要人物—督陶官唐英曾在《陶冶图说》中记载:青花圆器,一号动累百千。由此圆器一类便可想青花瓷器的烧造在明清两朝数量之庞大。
乾隆一朝,社会安定,政权稳固,一派盛世景象,景德镇的制瓷业也达到了顶峰。特别是乾隆皇帝本人喜好吟诗作赋,对以瓷器、玉器为首的各类艺术品都达到了痴迷程度,对瓷器更是情有独钟。他续用前朝督陶官唐英监理窑务,集一代巧师艺匠能手制作,并时常传谕,命出新样、画图、做模,亲加审定后,交付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继承并发展了很多制瓷工艺,务实求真,每每躬亲,“于物料火候,生克通变化之理,虽不敢谓全知,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向之唯诺于工匠意旨者,今可出其意旨,以唯诺工匠矣。”因有如唐英这般事必躬亲且饱读诗书的文人参与督陶,使得雍乾两朝创造出了清代历史上最为精彩的清宫御瓷。本品即为其一。
本品口沿微撇,束颈,颈饰双螭耳,扁圆形腹,造型高雅,线条柔美,其外壁通绘青花海水九龙纹,纹饰层次丰富,布局疏密有致,整体绘画精湛,运笔流畅,点涂错落,古雅尽显,胎骨精良坚致,釉汁温润如玉,皆良器之品格。青花之色,一如水墨,苍妍雄浑。类似造型的藏品曾于2018年在香港嘉德拍出,以935万港币成交。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纹不仅是祥瑞的象征,更是作为明清两朝皇家御用的帝王专属之纹,满清帝王致力于塑造其正统性与无上皇权,在各类宫廷御用的艺术品上广泛使用龙纹,特别是作为宫廷陈设和使用的御窑瓷器中,有如本器。
瓶身以青花满绘海水九龙纹,海水波涛汹涌,九龙形态各异,或正面威严,或腾空而起,或水中翻滚,气度非凡,于一瓶之上将祥云间腾跃的巨龙描绘得极为威武生动,体现了飞龙在天的皇家威仪,皇家气派十足。特别是本品尺寸适中,非大型陈设器,也非十余厘米的小瓶,而是近三十厘米,大小适中可以在皇帝万机之暇把玩品鉴之物。
查阅各类公私典藏,海内外未见相同者,仅见鲍尔收藏有一例,为相同造型、纹样的黄地青花者,除此未见其他藏品。而以九龙作为主题纹饰的宫廷御用瓷,且纹饰相近者,还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九龙戏珠纹瓶(高70.5厘米)、青花胭脂彩九龙纹梅瓶(高31.5厘米),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加彩九龙瓶(高27.7厘米)可为参考。由此亦可看出,乾隆皇帝对此类纹样的喜爱之情,曾在青花及青花加彩类器物上运用,同时也可了解此纹样的宫廷御瓷烧造并不多见,足见本品之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