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804
上一件
下一件
清雍正 炉钧釉双耳炉
口径8.7cm;宽11.3cm(两耳之间)
作品估价:RMB 2,800,000-5,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804
拍品名称:
清雍正 炉钧釉双耳炉
年 代:
清雍正
尺 寸:
口径8.7cm;宽11.3cm(两耳之间)
题 识:
款识:“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拍品描述:
来源:日本私人收藏。
参阅:
1.《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2005年,页78-79,图22。
2.纽约苏富比,2023年3月21日,Lot13。(成交价:USD 1,143,0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蚰耳式炉,唇口微侈,颈部略收,向下鼓出成扁圆腹,双耳圆润,器形柔美丰腴。通体除足端刷酱黑色护胎釉,其余内外皆施炉钧釉,蓝色与独特的高粱红色交融、垂流、积聚,形成绚烂瑰丽的效果,外壁流淌均匀,观之似山间密林云雾缭绕,又似烈焰跳跃星火迸发,内壁垂流明显,至炉心形成蓝紫交混的色斑,似瀑布归潭,由动而静。内外皆景,光怪陆离,令人惊叹称奇。外底心暗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款识结字工整。
雍正瓷器素以精细典雅的艺术风格而著称,特别是单色釉瓷器的烧造品种繁多,制作精湛。炉钧釉是清代宫廷单色釉瓷器中比较特殊的品种,它以铜、钴等元素为呈色剂,釉呈红、蓝、绿、紫、青等色,釉面自然垂淌,相互熔融,形成彩斑或条纹,釉质或光润,或凹凸不平。雍正时期的炉钧釉釉中的红色泛紫,又因釉层肥厚,故少有锥刻划印等作装饰,皆光素或仅饰凸棱或弦纹,简洁雅致,以绚丽多姿的釉彩取胜。观本炉,恰符合雍正朝炉钧釉之特征,以簋式为本,饰以线条绝美的蚰耳,用上佳釉色相饰,炉钧流淌,既似孔雀尾羽,又具古锈斑驳之感,摹制手法出神入化,看似简洁素雅,实则极尽奢华,其中韵味,三言两语又焉能道尽。
该炉为雍正朝仿宣德蚰龙耳铜炉而作。蚰龙耳炉也称蚰蜒耳炉,因双耳如蚰龙而得名,造型源自宋器,《宣德彝器图谱》赞其为“诸炉之冠”,宣德帝十分青睐此式炉,将其置于书房,朝夕相伴,足见蚰耳炉之帝王风范。《活计档》记载,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二十八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二月二十四日做得鳅耳炉木样一件、乳炉木样一件,郎中海望呈览。奉旨:乳炉做时耳子做窄些,鳅耳炉做时做半圆耳。玻璃烧造几件,再将此木样二件发给年希尧,均窑釉烧造些,不独照此一样尺寸,或大些、或小些亦可。……(同年)十月,呈进仿钧窑瓷炉十二件”,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指出,此处的“仿钧窑瓷炉”即指各尺寸炉钧釉炉,见有冲耳及蚰耳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