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803
上一件
下一件
清雍正 斗彩芝仙贺寿图盘
口径20.9cm
作品估价:RMB 1,500,000-3,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803
拍品名称:
清雍正 斗彩芝仙贺寿图盘
年 代:
清雍正
尺 寸:
口径20.9cm
题 识: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描述:
来源:托马斯·博蒙特·霍勒爵士(1871-1946)收藏,此后家族传承。
托马斯·博蒙特·霍勒,英国外交官,毕业于伊顿公学与圣三一大学,1894年进入外交系统。先后驻扎于墨西哥、匈牙利、哥伦比亚、智利和丹麦。
参阅:
1.《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09年,页116-117,图I-57。
2.《龙泉集芳I》,茧山龙泉堂,1976年,页355,图1065。
3.中贸圣佳,2015年11月23日,Lot674。(成交价:RMB 7,015,0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敞口,圈足,背面三组洞石花卉灵芝匀散分布,盘内沿两道弦纹装饰与盘心双圈相呼应,双圈内亦绘制芝仙贺寿图。此芝仙祝寿图盘是雍正御瓷之中的无上隽品。其形俊雅端庄,胎质细薄轻盈,釉汁莹润如玉,极具尊贵品格。内心斗彩芝仙祝寿图,画中高低洞石玲珑对立,上有天竺二枝横欹而出,硕果累累,下见水仙吐萼含苞,掩映其中,更现灵芝倚石而生。外壁则是由洞石分别和灵芝、水仙、翠竹构成三组图案装饰,寓意喜庆吉祥。其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构图颇得虚实之妙,图中春色盎然,宛若和风拂面,实醉人心扉。当中洞石之绘画水平堪称雍正御瓷之最,运笔苍劲,皴法多变,点染细致,质感如真。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如此精美雅致的构图与设色必当出自内府画师之手,目前虽未见清宫档案记载,但作为如此重要而珍贵的瓷器,其画稿之构成绝对不会随便而来,凭空设计,必是代表雍正皇帝的某一类喜好或审美要求。故宫博物院典藏的《胤禛行乐图》册页之“书斋写经”,画中胤禛着汉装闲坐书斋里,正展纸执笔写经,门外的场景正是天竺、水仙与迭石,其布局、色彩与本品主题纹饰非常相似,可以推知本品所依粉本即源于此处景致。该册页所绘十六处场景多为现实写照,参考相关史料对比,可认定此处所绘应为圆明园内一所书斋,是胤禛登基之前依照明末文人公认的标准去设置的,不独对室内布置考究,亦十分注重营造室外的观赏景物。可以想象当年雍正皇帝对门前此番赏心悦目的景致是何等喜欢,以致让宫廷画师照此设计图样,交由御窑厂的画工临摹于瓷盘之中。
本品另一独特之处则是灵芝的频繁出现,而且还是长在石头上的灵芝。检阅史料文献可知,灵芝是雍正皇帝最为喜爱的瑞物,具有非凡的涵义。据《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诸王大臣等奏报,景陵(康熙帝陵)宝城生瑞芝五本,光彩辉烂,五色鲜润。雍正皇帝甚喜,朱批“此我圣祖仁皇帝昭示嘉祥景象,朕心不胜感庆”之语。后雍正七年和十二年均在景陵二度发现灵芝,以致胤禛在雍正十年十月底就清军大胜准葛尔部下发的特谕中专门提及“我师奋击,大获全胜……而瑞芝恰产于景陵,天人协应,信而有征。”雍正皇帝认为瑞芝是上天预示军事胜利的神物,说明此次战争是符合天道,故受上天庇佑。雍正十年,时为皇子的弘历还专门绘画景陵瑞芝,名为《御笔瑞芝图》,可见皇家上下对景陵瑞芝极为珍视。
托马斯·博蒙特·霍勒,英国外交官,毕业于伊顿公学与圣三一大学,1894年进入外交系统。先后驻扎于墨西哥、匈牙利、哥伦比亚、智利和丹麦。
参阅:
1.《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09年,页116-117,图I-57。
2.《龙泉集芳I》,茧山龙泉堂,1976年,页355,图1065。
3.中贸圣佳,2015年11月23日,Lot674。(成交价:RMB 7,015,0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本品敞口,圈足,背面三组洞石花卉灵芝匀散分布,盘内沿两道弦纹装饰与盘心双圈相呼应,双圈内亦绘制芝仙贺寿图。此芝仙祝寿图盘是雍正御瓷之中的无上隽品。其形俊雅端庄,胎质细薄轻盈,釉汁莹润如玉,极具尊贵品格。内心斗彩芝仙祝寿图,画中高低洞石玲珑对立,上有天竺二枝横欹而出,硕果累累,下见水仙吐萼含苞,掩映其中,更现灵芝倚石而生。外壁则是由洞石分别和灵芝、水仙、翠竹构成三组图案装饰,寓意喜庆吉祥。其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构图颇得虚实之妙,图中春色盎然,宛若和风拂面,实醉人心扉。当中洞石之绘画水平堪称雍正御瓷之最,运笔苍劲,皴法多变,点染细致,质感如真。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如此精美雅致的构图与设色必当出自内府画师之手,目前虽未见清宫档案记载,但作为如此重要而珍贵的瓷器,其画稿之构成绝对不会随便而来,凭空设计,必是代表雍正皇帝的某一类喜好或审美要求。故宫博物院典藏的《胤禛行乐图》册页之“书斋写经”,画中胤禛着汉装闲坐书斋里,正展纸执笔写经,门外的场景正是天竺、水仙与迭石,其布局、色彩与本品主题纹饰非常相似,可以推知本品所依粉本即源于此处景致。该册页所绘十六处场景多为现实写照,参考相关史料对比,可认定此处所绘应为圆明园内一所书斋,是胤禛登基之前依照明末文人公认的标准去设置的,不独对室内布置考究,亦十分注重营造室外的观赏景物。可以想象当年雍正皇帝对门前此番赏心悦目的景致是何等喜欢,以致让宫廷画师照此设计图样,交由御窑厂的画工临摹于瓷盘之中。
本品另一独特之处则是灵芝的频繁出现,而且还是长在石头上的灵芝。检阅史料文献可知,灵芝是雍正皇帝最为喜爱的瑞物,具有非凡的涵义。据《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诸王大臣等奏报,景陵(康熙帝陵)宝城生瑞芝五本,光彩辉烂,五色鲜润。雍正皇帝甚喜,朱批“此我圣祖仁皇帝昭示嘉祥景象,朕心不胜感庆”之语。后雍正七年和十二年均在景陵二度发现灵芝,以致胤禛在雍正十年十月底就清军大胜准葛尔部下发的特谕中专门提及“我师奋击,大获全胜……而瑞芝恰产于景陵,天人协应,信而有征。”雍正皇帝认为瑞芝是上天预示军事胜利的神物,说明此次战争是符合天道,故受上天庇佑。雍正十年,时为皇子的弘历还专门绘画景陵瑞芝,名为《御笔瑞芝图》,可见皇家上下对景陵瑞芝极为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