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764
上一件
下一件
明 磁州窑白地黑花牡丹纹梅瓶
高27cm
作品估价:RMB 900,000-1,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764
拍品名称:
明 磁州窑白地黑花牡丹纹梅瓶
年 代:
明
尺 寸:
高27cm
拍品描述:
参阅:
1.《世界陶磁全集12·宋》,日本小学館,1977年,页240,图233。
2.《万野收藏撰集》,万野美术馆,1988年。
3.《龙泉集芳》,卷1,茧山龙泉堂,东京,1976年,图537。
4.香港苏富比,2023年4月8日,Lot3511。(成交价:HKD 9,144,000)
5.香港苏富比,2025年9月9日,Lot5008。(成交价:HKD 19,895,000)
此梅瓶造型典雅,小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下承圈足。器身主体以白底黑花枝技法剔刻缠枝牡丹纹,刀法灵动流畅,花朵比例协调,枝叶卷曲自如,最终呈现的黑白双色牡丹纹样,在莹白衬底上形成强烈视觉对比,为宋代磁州窑器中稀有之杰作。
磁州窑历史悠久,是中国北方最庞大的民窑体系,深深影响中国的陶瓷生产的发展,亦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光辉的篇章。磁州窑是发源于紧邻河南省的河北省南端的磁县,古曰磁州,故以此命名。磁州窑在我国瓷业的作用,明代已有评估。瓷器,又名磁器;《五杂俎》解释“磁器”是这样说的:“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盖河南磁州窑最多,故相沿名之。”白地黑彩乃磁州窑最具代表之纹饰风格,冠绝各类磁州窑名品,其黑白分明之雅韵,备受藏界的追捧。
此类白地黑花瓷器在近现代日本尤爱欣赏和重视,其生动豪放的美感,尤为日本藏家所赞赏。20世纪初,中国中古、高古器物大部分经由北京、上海的古董市场流向日本欧美,具备雄健造型和清新纹饰的这些唐宋古陶立刻产生巨大反响,日本各界名流争相购藏,并相继成立了品陶会、彩壶会、陶雅会、陶话会、东洋陶磁研究所等组织,收藏鉴赏陶瓷并组织展览,出版相关书籍。小山富士夫是奥田诚一的弟子,在昭和十八年(1943)年出版的名著《宋磁》中写道:“说到磁州窑,立刻令人想起带有笔触奔放之铁绘纹饰的所谓‘绘高丽’,宋代、特别是北宋末期的作品或纤丽巧致,或气势撼人,充分彰显了的时代风貌”。
磁州窑所用当地所产“大青土”为原料制作器物的胎体,然后在白度不高的胎体上先施一层白化妆土,达到“粗瓷细作”的效果。同时在白化妆土上运用划花、刻花、剔花、印塑、绘画、彩釉等多种多样的技法来装饰瓷器。特别是磁州窑工匠将传统的中国绘画技法直接用于瓷画,创造了磁州窑的装饰精品——白地黑花,呈现出黑白对比、强烈反差的艺术效果。并以极为自由、潇洒、粗犷的画风来表现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从而形成了磁州窑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语言和风格。
1.《世界陶磁全集12·宋》,日本小学館,1977年,页240,图233。
2.《万野收藏撰集》,万野美术馆,1988年。
3.《龙泉集芳》,卷1,茧山龙泉堂,东京,1976年,图537。
4.香港苏富比,2023年4月8日,Lot3511。(成交价:HKD 9,144,000)
5.香港苏富比,2025年9月9日,Lot5008。(成交价:HKD 19,895,000)
此梅瓶造型典雅,小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下承圈足。器身主体以白底黑花枝技法剔刻缠枝牡丹纹,刀法灵动流畅,花朵比例协调,枝叶卷曲自如,最终呈现的黑白双色牡丹纹样,在莹白衬底上形成强烈视觉对比,为宋代磁州窑器中稀有之杰作。
磁州窑历史悠久,是中国北方最庞大的民窑体系,深深影响中国的陶瓷生产的发展,亦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光辉的篇章。磁州窑是发源于紧邻河南省的河北省南端的磁县,古曰磁州,故以此命名。磁州窑在我国瓷业的作用,明代已有评估。瓷器,又名磁器;《五杂俎》解释“磁器”是这样说的:“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盖河南磁州窑最多,故相沿名之。”白地黑彩乃磁州窑最具代表之纹饰风格,冠绝各类磁州窑名品,其黑白分明之雅韵,备受藏界的追捧。
此类白地黑花瓷器在近现代日本尤爱欣赏和重视,其生动豪放的美感,尤为日本藏家所赞赏。20世纪初,中国中古、高古器物大部分经由北京、上海的古董市场流向日本欧美,具备雄健造型和清新纹饰的这些唐宋古陶立刻产生巨大反响,日本各界名流争相购藏,并相继成立了品陶会、彩壶会、陶雅会、陶话会、东洋陶磁研究所等组织,收藏鉴赏陶瓷并组织展览,出版相关书籍。小山富士夫是奥田诚一的弟子,在昭和十八年(1943)年出版的名著《宋磁》中写道:“说到磁州窑,立刻令人想起带有笔触奔放之铁绘纹饰的所谓‘绘高丽’,宋代、特别是北宋末期的作品或纤丽巧致,或气势撼人,充分彰显了的时代风貌”。
磁州窑所用当地所产“大青土”为原料制作器物的胎体,然后在白度不高的胎体上先施一层白化妆土,达到“粗瓷细作”的效果。同时在白化妆土上运用划花、刻花、剔花、印塑、绘画、彩釉等多种多样的技法来装饰瓷器。特别是磁州窑工匠将传统的中国绘画技法直接用于瓷画,创造了磁州窑的装饰精品——白地黑花,呈现出黑白对比、强烈反差的艺术效果。并以极为自由、潇洒、粗犷的画风来表现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从而形成了磁州窑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语言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