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318
上一件
下一件
清乾隆 唐英制墨彩云龙纹诗文笔筒
口径4.8cm;高6.5cm
作品估价:RMB 1,050,000-2,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318
拍品名称:
清乾隆 唐英制墨彩云龙纹诗文笔筒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口径4.8cm;高6.5cm
题 识: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出版著录:
出版:《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2003年,页171,图166。
拍品描述:
来源:香港苏富比,2003年4月27日,Lot178。(成交价:HKD 334,000)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陈容墨龙卷。(编号:新00105872)
2.《清瓷萃珍—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图85。
3.《台阁佳器-暂得楼捐赠堂名款瓷器》,香港中文大学,1993年,图14。
4.北京匡时,2011年6月8日,Lot2592。(成交价:RMB 2,530,000)
5.北京保利,2012年12月5日,Lot5655。(成交价:RMB 3,967,5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唐窑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不落幕的传奇,其仿古采今,备诸巧妙,所出瓷器皆为“泥形土质都成金石之声,锦地花纹并带云霞之色”,技艺之精湛独步有清一代。《景德镇陶录》赞曰:“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器皿则白壤,而埴体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 唐窑,为雍乾之际唐英榷陶珠山所烧造瓷器之概称,《清史稿·唐英传》载“英所造者,世称唐窑”。
唐英,字俊公,自号蜗寄老人、陶成居士,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雍正六年奉使景德镇御厂,佐理窑务,充驻厂协理官;乾隆元年奉命停止窑工出使淮安关。二年又奉命复办陶务,以淮安关使并兼领陶务。唐英一生事迹除供奉内廷便与窑务相始终,先后榷陶二十八年之久,以“陶人”自居,日夜竭心求索和致力“陶之业,陶之人,以迄陶中所有之事”,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中,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著者。
此笔筒口底相若,下承圈足,造型小巧隽秀。足端露胎处,可见胎质细腻润洁,通体罩施白釉,外壁以墨彩通景饰绘墨龙图,浓云重裹,以墨彩绘饰的乌云之中,有苍龙腾挪于其间,云气从龙而动,龙身若隐若现,龙首、爪、背脊等显现之处,描绘生动而详实,威风凛然,大有破壁之势,其龙纹遵循三停九似之原则,运用不同浓淡之墨色描绘,还划以细若毫芒之鬃髯,使其外观与质感愈加逼真。知白守墨之法运用得当,隐现之龙身只占画面中段,大片留白处则以淡墨染烟云变幻,突出龙踞云端之空间感,愈显滂沱气韵,声势夺人。器身另一侧行书题诗,首章落“半日”,末钤红彩“陶”、“铸”篆体联珠印,底署“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在其悠长的榷陶生涯中,对墨龙纹样尤为钟爱,曾做画龙诗,并于其手稿中提及:“指日春雷震太空,甲麟头角势英雄。乘云带雨飞千里,吸露呼风上九重,掷扙葛陂仙法大,点睛僧壁巧人同。恩波桃浪溶溶暖,一任遨游四海中。”旧人诗。此诗曾题于原中国文物总店收藏“陶铸”款墨彩云龙纹题句天球瓶,参见《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明清彩瓷和颜色釉》页178,图76。该纹样粉本出自宋画家陈容的墨龙图,唐英赞叹墨龙绘饰如仙法,比拟点睛之妙。其后于手稿中,唐英说明此诗为友人画龙见赠并缀以诗,遂“和其原韵答之——生龙无人见,画龙写其意。在田与在天,见者易曰利。尺木待朝天,泥蟠不择地。云路试飞腾,渊潭抱珠睡。金壶墨浪翻,霖雨作世瑞。尘眼昧端倪,首尾谁测识。八十一鳞成,天矫自灵异。”
唐英本人能文善书,行书尤其突出,上承魏晋、汉、唐、宋之名家,行笔中自然巧妙地融入前人章法,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楷书受清代馆阁体影响较深,规整精工,清秀健俊。其字结体用笔均出于自然,起承转合气韵贯通,洒脱之情浸透字里行间。书法笔墨之间,墨色枯湿浓淡之变化,非一般书家所能比。诗文行笔流畅,气韵生动,笔法老到,颇见功力,诗、书、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极富浓郁的文人气息,反映出唐英极高的艺术修养,折射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笔筒虽小,可鉴人文。以“陶人”自称的唐英,为宫廷榷陶呕心沥血,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他对瓷器的无限挚爱。本品亦然,它承载了一代陶艺大师丰富的内心情感,折射出唐公过人的艺术造诣和清逸脱俗的审美品位,令文人之雅臻于无穷之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