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304
上一件
下一件
清雍正 红釉水丞
腹径10.6cm
作品估价:RMB 320,000-6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304
拍品名称:
清雍正 红釉水丞
年 代:
清雍正
尺 寸:
腹径10.6cm
题 识: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拍品描述:
来源:
1.购于1960-1974年间,后由家族收藏。
2.纽约佳士得。
参阅:
1.中国嘉德,2014年10月7日,Lot1056。(成交价:HKD 1,610,000)
2.香港邦瀚斯,2015年12月3日,Lot4。(成交价:HKD 1,600,000)
3.中国嘉德,2020年8月18日,Lot2731。(成交价:RMB 6,900,000)
本品为文房水盂,造型精巧别致,敛口,圆鼓腹,圈足,胎质细密坚致。内壁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满施霁红釉,釉色鲜艳红润,细腻匀净。盈盈可握于掌中,细观之更觉爱不释手,置于书房更添雅趣。底部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霁红釉瓷器首创于明宣德时期,至雍正一朝已发展至极盛时期,雍正帝对所烧造之霁红釉瓷器质量要求极高,相关记载可见于《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各作成做活计档》载:“郎中海望奉旨将各样款式水盛或腰圆形、半壁形、鸡缸形、或扁圆形酌量做木样几件,不必呈览,交年希尧,……务必精细,每样烧造几件,钦此。于五月十九日做得腰圆形水丞木样一件……扁圆形有缺口水丞木样一件交年希尧家人郑旺持去讫。”另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据。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得甚薄,不知是何原故,着伊照此破瓷釉水烧造,钦此。”霁红釉瓷器因烧造条件极为苛刻,其窑温难以控制,烧造技术掌握难度大,向有“神仙烧红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翻检各大拍场成交记录,此类单色釉文房水盂最贵者,见暂得楼旧藏的一对“清雍正蓝釉水盂”,于中国嘉德2020年8月18日拍出,以690万元成交,编号2731,该器形制、款识与本品相近,尺寸、釉色相异。另可见一例为中国嘉德2014年10月7日拍出的清雍正时期的霁红釉水盂,与本品相比尺寸略小,以161万港币的价格成交。如此稀缺之器物,其珍罕程度可见一斑。香港邦瀚斯2015年秋拍“欧洲私人珍藏中国艺术珍品”所拍的一件“清雍正霁红釉水丞”以160万港币的价格成交,该器与本品同为霁红釉器,亦可作参照。
1.购于1960-1974年间,后由家族收藏。
2.纽约佳士得。
参阅:
1.中国嘉德,2014年10月7日,Lot1056。(成交价:HKD 1,610,000)
2.香港邦瀚斯,2015年12月3日,Lot4。(成交价:HKD 1,600,000)
3.中国嘉德,2020年8月18日,Lot2731。(成交价:RMB 6,900,000)
本品为文房水盂,造型精巧别致,敛口,圆鼓腹,圈足,胎质细密坚致。内壁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满施霁红釉,釉色鲜艳红润,细腻匀净。盈盈可握于掌中,细观之更觉爱不释手,置于书房更添雅趣。底部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霁红釉瓷器首创于明宣德时期,至雍正一朝已发展至极盛时期,雍正帝对所烧造之霁红釉瓷器质量要求极高,相关记载可见于《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各作成做活计档》载:“郎中海望奉旨将各样款式水盛或腰圆形、半壁形、鸡缸形、或扁圆形酌量做木样几件,不必呈览,交年希尧,……务必精细,每样烧造几件,钦此。于五月十九日做得腰圆形水丞木样一件……扁圆形有缺口水丞木样一件交年希尧家人郑旺持去讫。”另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据。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得甚薄,不知是何原故,着伊照此破瓷釉水烧造,钦此。”霁红釉瓷器因烧造条件极为苛刻,其窑温难以控制,烧造技术掌握难度大,向有“神仙烧红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翻检各大拍场成交记录,此类单色釉文房水盂最贵者,见暂得楼旧藏的一对“清雍正蓝釉水盂”,于中国嘉德2020年8月18日拍出,以690万元成交,编号2731,该器形制、款识与本品相近,尺寸、釉色相异。另可见一例为中国嘉德2014年10月7日拍出的清雍正时期的霁红釉水盂,与本品相比尺寸略小,以161万港币的价格成交。如此稀缺之器物,其珍罕程度可见一斑。香港邦瀚斯2015年秋拍“欧洲私人珍藏中国艺术珍品”所拍的一件“清雍正霁红釉水丞”以160万港币的价格成交,该器与本品同为霁红釉器,亦可作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