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300
下一件
清康熙 郎窑红釉卷缸
口径23.5cm;高17.8cm
作品估价:RMB 50,000-1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300
拍品名称:
清康熙 郎窑红釉卷缸
年 代:
清康熙
尺 寸:
口径23.5cm;高17.8cm
拍品描述:
来源:
1.荷兰男爵范赫默特·托特丁斯霍夫(General Baron van Hemert tot Dingshof)旧藏。1913年至1920年曾任北京荷兰公使馆卫队队长。此件拍品于1917年在北京从德国商人奥尔加·韦格纳(Olga Wegener)处购得。
2.阿姆斯特丹苏富比,1997年11月17日,Lot313。
参阅:
1.《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1986年,页50,图8。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114。
3.上海明轩,2017年6月30日,Lot189。(成交价:RMB 1,058,000)
此件郎红釉卷缸造型典雅,厚唇,圆腹,器身通体施郎窑红釉,在高温下氧化铁还原质量颇高,深沉斑驳,苍郁浓艳,器身内壁有开片,圈足内为“米汤底”,修胎手法均是典型康熙郎窑红器特征。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高温铜红釉名噪一时,被奉为至宝,尔后因烧造水准下降逐渐停烧,至明嘉靖时期,已经被迫用了低温釉上矾红彩来代替。直至清代康熙时期由江西巡抚兼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郎廷极督造下,景德镇御窑厂才成功复烧出鲜美的红釉器物,其中最闻名者,便是郎窑红。正如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记载“近人重视之品厥惟郎窑,今俗所分别者,凡深红宝石釉之品,盖呼郎窑。红玻璃釉、橘皮釉之品,概呼积红。积红有款识,郎窑无款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