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
上一件
下一件
梁雪清 花果豐饒
47.5×36 cm. 18 3/4×14 1/8 in.
作品估价:HKD 80,000-12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20%
《免责声明》
图录号:
20
拍品名称:
梁雪清 花果豐饒
作 者:
梁雪清
年 代:
一九三〇年作
尺 寸:
47.5×36 cm. 18 3/4×14 1/8 in.
形 制:
油彩 畫布
拍品描述:
款識
雪清 卅年(左下)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滿室餘香,碩果累累
傳奇才女梁雪清的藝術人生
「梁雪清對美術界時有貢獻,誠藝術界之女傑也。」
——《良友》雜誌第一期
民國初年,隨著新文化運動及女性解放思潮的興起,有更多的女性開始進入學校接受教育,追求自由與卓越。女性藝術家的數量也逐漸增多,並於藝壇大放異彩,極大程度改寫了女性創作者在美術史中長期的空白和失語。作為藝術家表達自我和展示創作的重要陣地,創刊於1926年的《良友》,為彼時最具影響力的畫報,十餘年間前後刊載多達58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而1890年出生於廣東書香門第的梁雪清,正是首位於1926年登上《良友》的女畫家,彼時畫報並加以介紹,言:「梁女士圖畫、刺繡均其所長,為上海西畫團體天化藝術會會員,對美術界時有貢獻。」其後,其《自畫像》更曾登上《良友》第五期封面,可想見其活躍程度。
梁雪清是彼時為數不多能接觸西方藝術教育的女性,與兄弟3人均曾入「上海圖畫美術院」習畫,並共同投身藝術事業,其大哥以勤工儉學赴法,另兩位兄長曾任《中央日報》主筆:而1929年《文華》畫報創刊,梁雪清赴任美術編輯;1934年她更主編《東北巨變血淚大畫史》,記錄侵華戰爭。其以藝術為媒介,當仁不讓地投身救國抱負,見巾幗不讓鬚眉的胸襟。是次帶來其首現拍場的《花果豐饒》,領人走入這位奇女子堅韌與柔美並存的世界。
香遠益清,妙筆生花
此作中,燦爛的紅繡球和清新的雛菊飽滿地在陶瓶中盛放。梁雪清以大開大合的筆觸乾淨利落地從容佈陣,顯現藝術家技藝的嫻熟和胸有成竹。明亮的雛菊如同一個個微型的小太陽昂揚著嫩黃色的花蕊,向四周綻放光華。筆筆利落的白彩所畫出的花瓣,帶著自然鮮活的生命力,時而融入一些青灰和黃綠色的調子,展現雛菊柔嫩的質感。紅繡球碩大的花球以小朵的四瓣花攢聚而成,這些細小的花朵時而是濃郁的酒紅、時而是青澀的粉紅,如一群多彩的蝴蝶翩躚而飛,展現花團錦簇的視界。繡球和雛菊的花期均在萬物復甦的春季,粉紅色的繡球花象徵「完滿和幸福」、而潔白的雛菊代表「純潔和無暇的品質」。二者前後疊加,不僅在色彩上展現張力,更是美好寓意的相互映照。
而瓶前的果盤之中,各色果實堆成小山,洋溢豐饒的喜悅。最前排,熟透了的番茄泛著飽滿的光澤,沉甸甸的圓潤外形令人垂涎。其周圍還有幾個青紅相間的蘋果,均以和諧的色彩漸變和精準的造型展現,透著鮮嫩和甜蜜。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梁雪清聚焦生活中質樸卻美好的點滴,畫出對光明和希望的嚮往。展現盛放的鮮妍、收穫的喜樂,書寫一代有志藝術家心懷理想、自有芳馨的胸中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