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7
上一件
下一件
顏文樑 老宅冬景
22×30 cm. 8 5/8×11 3/4 in.
作品估价:HKD 350,000-55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20%
《免责声明》
图录号:
17
拍品名称:
顏文樑 老宅冬景
作 者:
顏文樑
年 代:
一九六〇年代作
尺 寸:
22×30 cm. 8 5/8×11 3/4 in.
形 制:
油彩 畫板
拍品描述:
款識
顏文樑 藝術家畫印樑(右下)
來源
2010年12月17日,上海朵雲軒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819
現亞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雪霽暖陽,光燦的生命詩情
顏文樑經典雪景主題之作《老宅冬景》
「自然之美,不可勝數!風景畫的美,我覺得,第一,要有感情。第二,要畫得引人入勝,第三,能使人開心(即充滿樂觀的、積極的、向上的感情),使人開心的風景畫是真正的美的。」
——顏文樑
與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齊名「四大校長」、執掌蘇州美專的顏文樑,是二十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893年出生於江蘇蘇州的丹青世家,顏文樑自幼從父習畫,17歲時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接觸西畫,並開始自製顏料、刻苦研習西方繪畫理論。1922年,他和朱世傑、胡粹中共同創辦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擔任校長,並創刊美術雜誌《滄浪美》以傳播美育。1928年,為親炙西方現代藝術的靈光,他在好友徐悲鴻的鼓勵下遠赴法國,入讀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學院派嚴謹的構圖、印象派絢麗的光色,對其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1年歸國後,他不僅在透視學、色彩學等領域發表著作,卓有建樹,亦將傳統國畫的筆法、對意境美的追求,與西方光色表達融合再生,創造出「畫中有詩」的韻味,在油畫民族化的道路上,走出了煥然一新的精神風貌。
顏文樑的油畫創作以風景最為人稱道,風格凝練、光色明麗、空間感強,傳遞出如詩的東方內蘊。因其作品傳世稀少,故而十分珍貴。是次上拍完成於1960年代的《老宅冬景》,即為其創作鼎盛期的雪景主題佳篇,以盈尺之幅盡現大氣從容。作品集合了枯藤老樹、流水人家的元素,捕捉日照融雪的瞬間之美,每一落筆皆恰到好處,將冬日暖陽的光輝灑向觀者心中。
日照融雪,冷暖交響的色彩詩學
1946年,顏文樑在蘇州美專25周年校慶致辭時,引用了英國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的名句:「要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以勉勵莘莘學子。雪景,是顏文樑一生鍾愛的創作主題,既因它有著冷暖交疊的光色之美,又隱喻了時代風雪中萬象復甦的新生力量與希望。古有北宋畫家郭熙細分六類雪景畫法,西方有浪漫主義名家弗雷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印象派大師莫奈(Claude Monet)的傳世雪景之作,顏文樑則將幼時積累的國畫素養、青年時於巴黎所學得的外光技法,以及自我總結的繪畫八法:「薄塗、薄貼、厚貼、揉膩、楷摩、掃掠、埋沒、拍貼」兼容並蓄,在《老宅冬景》中盡現爐火純青之境。
作品以冷色調主導、暖色點睛,予人一種雪霽初晴的強烈希望感。白雪並非一以概之的銀白,而是在銀灰中夾雜藍紫、青綠色調,形成雪堆深淺的強烈明暗關係,亦為畫作增添一股清雅之氣,暗示積雪下即將萌發的綠意。與之同時,密佈如網的樹枝間,柔和的暖黃調自右側逐步妝點著枝條、雪地、再到老宅、行人,以不同明度、飽和度的檸檬黃、銘黃、土黃,形成光輝灑向大地的一瞬輝煌。作品雖未畫出初升之日,畫中卻無處不見朝陽灑下的暖光,冷暖色域交織出豐富的層次變幻,整體又和諧統一地訴說詩意,讓觀者置身於冬去春來、雪霽初晴的期盼中,強烈地彰顯了顏文樑雋永悠長、恬靜溫馨的美學意境。
枯木逢春,老樹虬枝的生命穿透力
「顏先生的風景寫實細膩。工而不碎,寫而不滯,細而不亂。例如畫樹,近看只不過是一團團的色塊,但退後一看,就覺得葉叢層次豐富,猶如枝葉在浮動。細緻並無繁瑣之感。眼睛並無做作之匠氣,而相反感到豐富多彩,舒暢感人,令人陶醉。」
——藝評家肖鋒,1982年《上海美術通訊》
此外,《老宅雪景》也充分展現了顏文樑在透視學上嚴謹有度的風格,構圖章法大氣而和諧,分明而適宜。由前景河畔旁的一棵老樹為視覺核心,引導縱深關係。在刻畫老樹時,他遵循國畫中「樹分四岐」的傳統法則,使畫中老樹的枝條分別有著向前、後、左、右伸展的空間穿透力,與畫中其他景物形成輻射關係。老樹遒勁的主幹以短筆疊色而成,細枝則充斥著一氣呵成的書法筆力,富有宋元山水寒林的意境。後景中,林立的小樹亦挺拔地佇立於冬雪之中,將細枝伸向蒼穹,恰如顏文樑所言「老樹須婆娑多情,幼樹須窈窕有致,如人之聚立,互相顧盼」,當中有遮蔽、有變化、有賓主、有聚散,構圖均衡而張弛有度,極為耐人尋味。
盈尺乾坤,人文與自然的交匯
作品以老樹為起點,延展的河流則隨之拉開前後景的關係,並劃分了流水人家、枯藤老樹一左一右的環境,成為畫中兩岸人文和自然風景的紐帶。同時,顏文樑在畫中注入豐富的細節,如雪道上輾過的車輪印子,指向門前停靠的自行車,在前進中的一人一犬、對望的親子,沐浴在初升的朝陽中,更賦予畫面潛在的敘事邏輯和時空維度。而那裸露的樹木,是季節特徵的真實記錄,更是生命韌性的象徵,雖有積雪的承壓,卻掩蓋不住昂首向上的姿態,在冬去春來間,展現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
枯木暗示生命輪迴,融雪預示季節更替,行人正經營當下的生命,老宅則象徵人文的延續。通過冬景的主題,顏文樑構建了一個質樸卻無比動人的世界,在大地回春、陽光遍地之際,將時光的瞬間之美化為永恆,在方寸間構建萬千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