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
上一件
下一件
大卷伸嗣 橡樹葉—必然
59×31×11 cm. 23 1/4×12 1/4×4 3/8 in.(left);58.5×31×9 cm. 23×12 1/4×3 1/2 in. (right)
作品估价:HKD 70,000-1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20%
图录号:
5
拍品名称:
大卷伸嗣 橡樹葉—必然
作 者:
大卷伸嗣
年 代:
二〇二三年作
尺 寸:
59×31×11 cm. 23 1/4×12 1/4×4 3/8 in.(left);58.5×31×9 cm. 23×12 1/4×3 1/2 in. (right)
形 制:
銅雕
版數:4/5
拍品描述:
款識
Shinji Ohmaki Ed.4/5 2023 (每件背面)
出版
2023年,《大卷伸嗣——地平線前後》,弘前煉瓦倉庫美術館,青森,封面及第11至12頁
展覽(不同版數)
2023年4月15日至10月9日,「大卷伸嗣—地平線前後」,弘前煉瓦倉庫美術館,青森
2023年10月20至23日,台北國際藝術藝博會,安卓藝術展位,台北世貿中心,台北
2025年6月7日至8月8日,「『生命樹』安卓藝術十五周年特展」,安卓藝術,台北
來源
台北安卓藝術
亞洲私人收藏
註:此作共發行5版及2件藝術家自留版
生如橡葉璀璨
大卷伸嗣的金色環旅
2025年夏天,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於香港大館舉辦「光之合奏」個展,以多重動植物圖象組成的巨型曼陀羅,邀請觀眾共同創作,在展期內將之不斷向外增生,掀起城中熱議。1971年出生於岐阜的他,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雕塑系,自九十年代起活躍於國際藝壇,成為日本新銳藝術的代表。他擅長以光影、物質與空間編織詩意,作品深入探討時間、存在與人類意識的微妙聯繫,並蘊含對社會的關懷。透過精準而充滿感知力的造型語言,他將生命的瞬時之美化為可視的韻律,使空間成為自然微觀的劇場,喚起觀者對記憶、時間與萬物關聯的深刻冥想。自1997年至今,他已於東京、巴黎、新加坡、巴塞爾、台灣、上海等地舉辦逾四十次個展,作品獲日本岐阜縣美術館、韓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瑞士銀行、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收藏。
血脈相連,生命回環
「活出你的人生,少壯至垂暮,宛如那橡樹,春榮熠熠,生若金輝。」
——英國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大卷的創作始終以自然為靈感原鄉,他常漫步公園、森林與海岸,捕捉無形的自然氣息,將之轉化為作品中深邃而靈動的詩意。是次上拍的《橡樹葉—必然》,正源自藝術家在青森縣田野調查中所獲的靈感。拜訪前,大卷聽聞該地的鬼澤地區有一株「鬼澤的橡樹」,相傳曾有鬼神倚坐其下。在日本民間信仰中,高大古老的橡樹常被視為精靈或神祇的居所,既承載著鄉野的神秘,也蘊藏對自然的敬畏。尤其觸動大卷的是橡樹葉的特性—直至新春吐綠,舊葉仍堅守枝頭,不輕易凋落,彷彿訴說著生命回環與代際傳承的強大韌性。於是,他以銅為材,用閃耀的金色,鑄就兩片永不凋零的葉子,宛若以金輝之姿傲視嚴冬、靜待新生。葉緣捲曲似仍處於生長之中,蘊藏著生命律動。精雕細琢的葉脈粗細不一卻剛勁有力,如生命之河奔流不息,而這些脈絡,實則拓印自藝術家左右手掌的血管紋路。他將人的血脈與植物的生命線融於一體,映照出「萬物共生」的內在連結,娓娓道出人與自然一同呼吸、共相依存的本質。
此作曾於青森弘前煉瓦倉庫美術館展出,兩片銅葉分別被置於展廳的起點與終點,象徵生命初生與歸處的回環,以溫柔而堅定的存在向觀者訴說:生命的旅程從不指向終結,而是一場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必然。
Shinji Ohmaki Ed.4/5 2023 (每件背面)
出版
2023年,《大卷伸嗣——地平線前後》,弘前煉瓦倉庫美術館,青森,封面及第11至12頁
展覽(不同版數)
2023年4月15日至10月9日,「大卷伸嗣—地平線前後」,弘前煉瓦倉庫美術館,青森
2023年10月20至23日,台北國際藝術藝博會,安卓藝術展位,台北世貿中心,台北
2025年6月7日至8月8日,「『生命樹』安卓藝術十五周年特展」,安卓藝術,台北
來源
台北安卓藝術
亞洲私人收藏
註:此作共發行5版及2件藝術家自留版
生如橡葉璀璨
大卷伸嗣的金色環旅
2025年夏天,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於香港大館舉辦「光之合奏」個展,以多重動植物圖象組成的巨型曼陀羅,邀請觀眾共同創作,在展期內將之不斷向外增生,掀起城中熱議。1971年出生於岐阜的他,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雕塑系,自九十年代起活躍於國際藝壇,成為日本新銳藝術的代表。他擅長以光影、物質與空間編織詩意,作品深入探討時間、存在與人類意識的微妙聯繫,並蘊含對社會的關懷。透過精準而充滿感知力的造型語言,他將生命的瞬時之美化為可視的韻律,使空間成為自然微觀的劇場,喚起觀者對記憶、時間與萬物關聯的深刻冥想。自1997年至今,他已於東京、巴黎、新加坡、巴塞爾、台灣、上海等地舉辦逾四十次個展,作品獲日本岐阜縣美術館、韓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瑞士銀行、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收藏。
血脈相連,生命回環
「活出你的人生,少壯至垂暮,宛如那橡樹,春榮熠熠,生若金輝。」
——英國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大卷的創作始終以自然為靈感原鄉,他常漫步公園、森林與海岸,捕捉無形的自然氣息,將之轉化為作品中深邃而靈動的詩意。是次上拍的《橡樹葉—必然》,正源自藝術家在青森縣田野調查中所獲的靈感。拜訪前,大卷聽聞該地的鬼澤地區有一株「鬼澤的橡樹」,相傳曾有鬼神倚坐其下。在日本民間信仰中,高大古老的橡樹常被視為精靈或神祇的居所,既承載著鄉野的神秘,也蘊藏對自然的敬畏。尤其觸動大卷的是橡樹葉的特性—直至新春吐綠,舊葉仍堅守枝頭,不輕易凋落,彷彿訴說著生命回環與代際傳承的強大韌性。於是,他以銅為材,用閃耀的金色,鑄就兩片永不凋零的葉子,宛若以金輝之姿傲視嚴冬、靜待新生。葉緣捲曲似仍處於生長之中,蘊藏著生命律動。精雕細琢的葉脈粗細不一卻剛勁有力,如生命之河奔流不息,而這些脈絡,實則拓印自藝術家左右手掌的血管紋路。他將人的血脈與植物的生命線融於一體,映照出「萬物共生」的內在連結,娓娓道出人與自然一同呼吸、共相依存的本質。
此作曾於青森弘前煉瓦倉庫美術館展出,兩片銅葉分別被置於展廳的起點與終點,象徵生命初生與歸處的回環,以溫柔而堅定的存在向觀者訴說:生命的旅程從不指向終結,而是一場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