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
上一件
下一件
周珠旺 石敢鴨石
22×30×16.5 cm. 8 5/8×11 3/4×6 1/2 in.
作品估价:HKD 42,000-65,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20%
《免责声明》
图录号:
3
拍品名称:
周珠旺 石敢鴨石
作 者:
周珠旺
年 代:
二〇二一年作
尺 寸:
22×30×16.5 cm. 8 5/8×11 3/4×6 1/2 in.
形 制:
油彩 木雕
拍品描述:
款識
石敢鴨 石癡仙人 珠旺 2021 藝術家鈐印(底部)
出版
2022年,《百分百錯覺》,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第28、105、112至113、147及149頁
2022年,《藉石練心》,加力畫廊,台南,第68至69頁
展覽
2022年3月19日至8月28日,「百分百錯覺」,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2022年11月5日至12月5日,「藉石練心」,加力畫廊,台南
來源
台南加力畫廊
現亞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從一粒沙石中照見自然與未來
周珠旺的生命印記
「周珠旺的寫實,是以貼近生活的具體經驗為基礎,在充滿觸感乃至味覺的細膩筆觸中,喚醒觀眾深刻共鳴的情感記憶。」
——藝評家蕭瓊瑞
周珠旺1978年生於屏東,2005年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其創作以高度精細的寫實風格描繪生活中的景物,尤以故鄉的海濱及鵝卵石為核心意象,承載著深厚的個人情感與生命體悟。這份對沙石的摯愛,源於其濱海成長的環境,更根植於童年於家中養鴨場幫工、在鵝卵石灘撿拾鴨蛋的經歷,不僅培養了他異於常人的耐性,更孕育出對石頭的親密情感。其畫面以無限細密的點構成,宛如見微知著的詩篇,喚醒觀者「一沙一世界」的生命體悟。其藝術成就備受肯定,曾於2003、2007年先後獲得高雄美術獎與台北美術獎首獎,2009年並獲奇美美術館的藝術大獎。作品為澳洲白兔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寧夏銀川當代美術館等典藏。是次秋拍呈現的兩件作品,《路-莫拉之後》(拍品編號4)與《石敢鴨石》(拍品編號3),正是其「沙」與「石」兩大創作主軸的精粹,凝聚藝術家對自然與生命的真切觀照。
風雨後的生命留痕
回顧2009年,「莫拉克」颱風橫掃台灣東南部。風災過後一片狼藉,基於對土地的觀照,周珠旺以畫筆聚焦車子於泥濘駛過的瞬間留痕——《路-莫拉之後》就此誕生。畫面中,泥土的顆粒感透過厚塗層次細膩呈現,藝術家以其標誌性的點描技法將不同色彩的無盡色點鋪滿全畫,逼真重現土地的厚度、砂石粗礪的質感、潮濕的黏稠氣候與高對比的光影渲染。沙地高光處閃爍著未乾的水漬,讓人彷彿能觸及風暴過後那份潮濕與凝重。而兩道濃重、清晰的輪胎壓痕由左下往畫面中心延伸,與周圍砂石凝結成塊的體量感及其它較窄淺的車痕共同譜出強烈的節奏感。凝視間,引擎的轟鳴似在耳畔迴響,風雨後驅車向前、重建家園的澎湃動能恰如土地上鮮明的阡陌烙印。藝術家敏銳地捕捉其中那股不屈於天災自然的生命能量,作品跳脫他靜觀自然的慣常創作基調,帶著情感深刻訴說:縱然風雨無情,生命卻憑藉韌性鴻爪留痕,終將開闢前行的道路,覓得心靈安適的棲息地,迎向陽光的未來。
珍罕鴨型雕塑首現拍場
自2014年起,周珠旺突破此前慣常使用的點描技法,轉以細密的筆尖勾勒空心圓圈以刻畫鵝卵石的肌理;而在2016年他更跨足雕塑,以木塊雕鑿仿擬天然的石形,再層層覆以油彩,「以畫仿石」。而是次呈現的《石敢鴨石》結合上述兩種技法,且跳脫過往單一顆石頭的造型,以疊加的石型強化立體感,創生出其迄今創作中唯一以「鴨子」為造型的雕塑,別具意義。追溯其成長的家庭世代務農養鴨,「鴨子」不僅是他親切的勞動夥伴,也是日常親身觀察的對象。此作以鵝卵石般流暢圓潤的造型,生動而幽默地堆疊出一隻微微抬首的母鴨,勾起觀者的童心。它前傾的胸腹與堅挺的尾部,彷彿正凝定地孵化新生,展現著生命的豐饒。而「鴨子」的柔軟生命感與「石」的堅實材質在此形成微妙對比。作品題名《石敢鴨石》,巧妙融合東方文化中鎮宅石碑「石敢當」的意象,訴說著對於童心、情感、精神世界、家庭現實的堅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