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655
上一件
下一件
清康熙 茄皮紫釉牡丹杯一對
14.5 cm (5 3/4 in) wide
作品估价:HKD 200,000-3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20%
图录号:
1655
拍品名称:
清康熙 茄皮紫釉牡丹杯一對
年 代:
清康熙
尺 寸:
14.5 cm (5 3/4 in) wide
拍品描述:
來源:
Vermeer & Griggs 舊藏,美國
成對,以牡丹盛開之式為形,內外剔刻花形與脈絡,紋絡清晰。一側設花梗為流,流內中空,用於吸水,底端直通杯底花蕊處,用於進水。通體施茄皮紫釉,釉色紫中泛藍,釉質光潤鮮亮。本拍品器型構思精巧,饒有生趣,形態自然,栩栩如生。
茄皮紫釉創燒於明代中期,流行於清代早期,是一種以錳為主要著色劑的低溫釉,並在釉中添加了鐵、鈷等微量金屬起調色作用。因著色劑配比不同,故其釉色有深、淺之別,深色似熟透之茄皮色,淺色似未熟之茄皮色。本拍品屬前者,釉色均勻肥厚,烏亮泛紫,器型稀有,成對保存,十分難得。
同類器見瑞士玫茵堂舊藏清康熙·茄皮紫釉牡丹吸杯,載於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圖版編號850,後於2017年北京拍賣會以人民幣287,500成交。
Vermeer & Griggs 舊藏,美國
成對,以牡丹盛開之式為形,內外剔刻花形與脈絡,紋絡清晰。一側設花梗為流,流內中空,用於吸水,底端直通杯底花蕊處,用於進水。通體施茄皮紫釉,釉色紫中泛藍,釉質光潤鮮亮。本拍品器型構思精巧,饒有生趣,形態自然,栩栩如生。
茄皮紫釉創燒於明代中期,流行於清代早期,是一種以錳為主要著色劑的低溫釉,並在釉中添加了鐵、鈷等微量金屬起調色作用。因著色劑配比不同,故其釉色有深、淺之別,深色似熟透之茄皮色,淺色似未熟之茄皮色。本拍品屬前者,釉色均勻肥厚,烏亮泛紫,器型稀有,成對保存,十分難得。
同類器見瑞士玫茵堂舊藏清康熙·茄皮紫釉牡丹吸杯,載於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卷二,倫敦,1994-2010年,圖版編號850,後於2017年北京拍賣會以人民幣287,500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