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8
上一件
下一件
張大千 行書二十一言聯 贈余中英
W:265,D:32,約7.6平尺
作品估价:JPY 3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9.8%
《免责声明》
图录号:
108
拍品名称:
張大千 行書二十一言聯 贈余中英
尺 寸:
W:265,D:32,約7.6平尺
材 质:
紙本立軸
拍品描述:
此件行書二十一言聯,係近現代國畫大師張大千(1899–1983)於1948年手書,贈予摯友餘中英(1899–1983)。
立軸,水墨絹本(1948年作),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
題識:集夢窗 西樵 稼軒 信齋 片玉 安陸 白石 瀾窟
中英先生方家正之 戊子(1948)四月 蜀郡張大千爰
釋文:「對滄江斜日,空白一分頭,郢客高歌,愛將蕪語追前事;問嶺外風光,化作雙飛羽,杜郎俊賞,只有梅花是故人。」
融古人詩意為新境,情思深婉,筆意遒健。此種「集句詩」尤見張大千之學養與才情,亦寓贈友之深意。
餘中英,原名餘世澤,又名餘烈,號興公,四川省郫縣(現成都市郫都區)人,國民黨陸軍中將、書法家、畫家。1940年曾任成都市第九任市長、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工書法,善丹青。早年書法曾受教於趙熙,繪畫及篆刻曾得齊白石親授。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
1935年蜀藝社成立,蜀藝社成員相對廣泛,先後主要成員有芮敬於、羅一士、馮灌父、林君墨、高少安、江梵眾、蕭興元、餘中英、葉少堯、蕭澤圃、未辛一及青年學生熊岷、潘某等。時因抗戰,外地入川書畫家日益增多,蜀藝社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溝通其與本地書畫家的關係,其中張采芹亦起了很大作用。該社曾邀張大千、徐悲鴻、黃君璧、謝稚柳、馬萬裏等名家參與藝術交流。
抗戰爆發後,張大千離開北平,先居青城山上清宮,1938年輾轉寓居成都郫縣太和場(即犀浦團結鎮)的鐘家大院,1940年前往敦煌臨摹壁畫276幅,恢復莫高窟編號,並出版《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學術與藝術價值並重。自敦煌歸蜀後,在此期間創作佳作眾多,成就極為珍貴。此幅贈餘中英先生的二十一言聯至今罕見,以表達深厚友情與敬意之作。作品筆力勁健,行筆流暢自然,字裡行間溫潤含情,既展現張大千書法藝術之精妙,又折射兩位文化名流間的知音之誼。
行書內容與情感表達中可窺見:張大千在抗戰歲月中雖漂泊,仍心懷故友;餘中英亦以誠待人,鼎力支持藝術創作。此幅書法不僅為藝術珍品,更是抗戰時期成都文化圈中名流友情與藝術交流的生動見證。
來源:日本重要私人藏家
參考:中國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賣會 LOT1517 張大千(1899–1983)致黃君璧「才子英雄」行書聯;香港邦瀚斯《張大千 行書十七言聯》。 贈余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