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127
上一件
下一件
双旗币钱币一组(4枚)
作品估价:RMB 312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127
拍品名称:
双旗币钱币一组(4枚)
年 代:
民国
拍品描述:
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成立,为了统一货币制度,同时彰显新政权的面貌,开始铸造带有象征意义的货币。双旗币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其图案设计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变革和社会风貌。
中华民国十五年 “甘肃铜币” 当制钱壹仟文,属民国铜元,正面文字 “中华民国十五年”“甘肃铜币”“当制钱壹仟文”,明确铸造时间(1926 年)、流通区域(甘肃)、面值(兑换 1000 文制钱 )。
中华民国时期河南双旗 “500 文” 铜币,正面文字 “中华民国”“伍百文铜元”,背面 “HO - NAN(河南)”“500 CASH(500 文)”,是民国河南地方铜元。
民国时期,河南因战乱、经济动荡,地方政府为调节金融铸造大面值铜元。这类铜元是民国地方货币史的实物,反映河南地区军阀统治、经济混乱的状况,也见证 “双旗” 符号从革命象征到政权标识的演变。
中华民国十年九月 “纪念币”,正面文字 “中华民国十年九月”“纪念币”,中间是双旗(五色旗 + 铁血十八星旗),象征民国初年政权符号(五色旗代表 “五族共和”,十八星旗象征 “关内十八省革命” )。这类纪念币是北洋军阀统治史的实物,反映民国初年 “政权分裂、军阀割据” 的混乱,也见证 “双旗符号” 从革命象征到政治工具的演变。
湖南省造 “当制钱二十文” 双旗铜币,正面文字 “湖南省造”“当制钱二十文”,中间是双旗(国民党党旗 + 中华民国国旗),象征民国政权符号;背面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TWENTY CASH(二十文)”,搭配嘉禾图案(稻穗,象征 “五谷丰登、国家富强” )。这类铜元是民国地方货币史的缩影,反映湖南地区从 “军阀割据” 到 “国家货币统一” 的过渡,也见证 “双旗 + 嘉禾” 符号从 “政权象征” 到 “文化符号” 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