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020
上一件
下一件
湖南省造双旗币两枚
作品估价:RMB 42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020
拍品名称:
湖南省造双旗币两枚
年 代:
民国
拍品描述:
时代背景:
1912 年湖南军政府接管原长沙铜元局,更名湖南造币厂开铸双旗币,以取代清代货币体系。其铸造贯穿辛亥革命至军阀割据时期(1912-1922 年),见证了湖南从革命策源地到军阀混战的剧变。例如,1916 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皖系、湘系势力交替控制造币厂,导致版式混杂,出现 “民国元年”“民国九年” 纪年差异及 “银铜混铸” 试制币。
政治符号:
正面交叉的铁血十八星旗(象征关内十八省革命)与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旗穗呈 “∞” 形暗喻共和永续。五角星版双旗币中央的凸起五角星,既呼应 “驱除鞑虏” 口号,又暗合民主宪政追求。背面嘉禾纹源自《尚书》,隐喻 “天命归民”,而贰佰文版独创的湘江渔舟、岳麓山图案,将地域风物融入货币设计,在民国铜元中堪称孤例。
二、工艺革新与材质演变
技术突破:
初期采用德国进口压铸机,边齿误差控制在 0.1 毫米内,币面双旗褶皱、嘉禾麦粒均以高浮雕呈现,远超同期军阀私铸水平。例如,五角星版双旗币的英文 “TWENTY CASH” 字母间距均匀,与中文面值形成中西合璧的视觉张力。
材质变迁:
早期以红铜为主(含铜量 95%),后期因铜料短缺掺入锌铅,含铜量降至 70%。黄铜版与红铜版并存,黄铜币硬度高适合流通,红铜币纹饰更细腻。1916 年后出现 “银铜混铸” 试制币,反映军阀政权的财政困境。
历史背景:此币铸造于民国初期,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清朝的货币体系瓦解,湖南造币厂开始铸造双旗币,以满足市场流通需求。这枚双旗币是当时新政权建立后货币改革的产物,见证了从清朝到民国的政权交替,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