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
上一件
下一件
北魏 雲岡石窟太和十九年造像碑
約 連座H59.5cm
作品估价:JPY 1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9.8%
图录号:
80
拍品名称:
北魏 雲岡石窟太和十九年造像碑
尺 寸:
約 連座H59.5cm
拍品描述:
備註:帶座
參閱:《雲岡石窟中國文化史蹟》P49,P102 北魏是中國佛教藝術發展史上第一個高峰,其皇家開鑿的雲岡、龍門等石窟,至今依然是震撼世界的藝術寶庫。其中,孝文帝的太和年間(477-499年),正值北魏政治、文化、藝術風格發生劇烈轉變的關鍵時期,此時的造像,兼具早期雲岡的雄渾與晚期龍門的清秀,極具承前啟後的歷史價值。此尊即為北魏晚期的一件紀年造像碑,其材質為砂岩,正面以減地平雕技法,刻有兩尊禪定坐佛,佛像面相方圓,神態靜穆,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則以密集的陰刻線表現,是為“太和式”造像的典型特徵。造像下方,存有發願文題記,其上“太和十九年…五日…帝…”等字樣清晰可辨,為其提供了公元495年的準確斷代依據。此年份,恰逢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藝術風格正處於轉變的節點。此碑雖殘,然紀年明確,風格典型,是研究雲岡石窟北魏佛教藝術演變的珍貴實物標本。
參閱:《雲岡石窟中國文化史蹟》P49,P102 北魏是中國佛教藝術發展史上第一個高峰,其皇家開鑿的雲岡、龍門等石窟,至今依然是震撼世界的藝術寶庫。其中,孝文帝的太和年間(477-499年),正值北魏政治、文化、藝術風格發生劇烈轉變的關鍵時期,此時的造像,兼具早期雲岡的雄渾與晚期龍門的清秀,極具承前啟後的歷史價值。此尊即為北魏晚期的一件紀年造像碑,其材質為砂岩,正面以減地平雕技法,刻有兩尊禪定坐佛,佛像面相方圓,神態靜穆,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則以密集的陰刻線表現,是為“太和式”造像的典型特徵。造像下方,存有發願文題記,其上“太和十九年…五日…帝…”等字樣清晰可辨,為其提供了公元495年的準確斷代依據。此年份,恰逢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藝術風格正處於轉變的節點。此碑雖殘,然紀年明確,風格典型,是研究雲岡石窟北魏佛教藝術演變的珍貴實物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