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18
拍品名称:
唐 漢白玉獅子
尺 寸:
約 H60cm
拍品描述:
備註:附久野健領收書
參考:薦福寺藏 唐時代狛犬
來源:久野健舊藏 獅子作為百獸之王,自漢代隨佛教東傳,其形象便在中國被賦予了護法辟邪、彰顯威儀的深刻寓意。至唐代,國力強盛,石雕藝術空前發展,石獅的雕刻亦達到了藝術高峰,常被用作宮殿、陵墓前的鎮守之物,氣勢恢宏。此尊坐獅即為典型的唐代風格。其以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獅子呈蹲坐之姿,昂首挺胸,肌肉飽滿,充滿力量感。其頭部碩大,雙目圓睜,闊鼻張口,氣勢威嚴。最富特色的是其螺髻般的鬣毛,捲曲盤繞,是為唐代石獅的經典髮式。雖歷經千年風霜,其表面已帶有歲月的痕跡,但無損其雄健的氣魄。此件石獅雕刻刀法簡潔有力,造型古樸雄渾,完美體現了盛唐石雕藝術那種自信、博大、莊嚴的時代特徵,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代石刻藝術精品。
久野健(1920 - 2007)是日本一位傑出的美術史學家,以其在佛教藝術,特別是佛像雕刻領域的深入研究而聞名。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文化財產的保存與啟發後進,在日本美術史學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參考:薦福寺藏 唐時代狛犬
來源:久野健舊藏 獅子作為百獸之王,自漢代隨佛教東傳,其形象便在中國被賦予了護法辟邪、彰顯威儀的深刻寓意。至唐代,國力強盛,石雕藝術空前發展,石獅的雕刻亦達到了藝術高峰,常被用作宮殿、陵墓前的鎮守之物,氣勢恢宏。此尊坐獅即為典型的唐代風格。其以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獅子呈蹲坐之姿,昂首挺胸,肌肉飽滿,充滿力量感。其頭部碩大,雙目圓睜,闊鼻張口,氣勢威嚴。最富特色的是其螺髻般的鬣毛,捲曲盤繞,是為唐代石獅的經典髮式。雖歷經千年風霜,其表面已帶有歲月的痕跡,但無損其雄健的氣魄。此件石獅雕刻刀法簡潔有力,造型古樸雄渾,完美體現了盛唐石雕藝術那種自信、博大、莊嚴的時代特徵,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代石刻藝術精品。
久野健(1920 - 2007)是日本一位傑出的美術史學家,以其在佛教藝術,特別是佛像雕刻領域的深入研究而聞名。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文化財產的保存與啟發後進,在日本美術史學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