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13
上一件
下一件
李可染 万山红遍
179cmx95cm
作品估价:HKD 1385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2013
拍品名称:
李可染 万山红遍
尺 寸:
179cmx95cm
拍品描述:
李可染《万山红遍·毛主席秋日词意》横轴:笔墨绘就的红色史诗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李可染的万山红遍题材占据着整个画坛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幅创作于1963年的画作,是李可染先生对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意的精彩演绎,更是他艺术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可染先生的创作灵感源于毛泽东笔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豪迈词句。1963年,正值李可染艺术创作的高峰期,他遍访祖国山河,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在广东从化,那片横跨北回归线的杉树林在秋日的照耀下,漫山遍野的红色深深触动了他,于是,李可染先生以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的绘画技艺,将这壮美的景象呈现在了宣纸之上。 这幅横轴采用“顶天立地”的构图方式,巍峨的山峰占据画面中心,凸显出群山气势撼人的磅礴之感。用大面积的红色朱砂覆彩,墨色反复积叠出山体的层次,积墨之上,深深浅浅的红不断点染、交织,令秋林似浮雕般立体,完美地诠释了“万山红遍”的意境 。为了打破大块红色可能带来的沉闷与压抑,李可染先生在画面中精心布局。层叠的山峦之间,树木郁郁葱葱,三条大瀑布飞泻而下,汇聚成聚宝盆形状的水潭,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与生机。瀑布的白色水花与红色山林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幅画作气息通透,流露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灵气。 山中与山脚下,错落分布着几座白房子,在红色山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这些白房子不仅是画面中的点缀,更代表着人间烟火,给雄伟的山水增添了生活气息。两山汇水处,一座拱桥横跨其上,桥身线条简洁流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拱桥既连接了两岸的山水,又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红色的树木如同剪影一般,将光与色进行巧妙结合,是画面色彩最浓重的地方,也是红色使用纯度最高的地方,成功地点出了“层林尽染”的诗情画意。 李可染先生在整幅作品创作完之后,又把“万山红遍”作为题跋书写在画的右上角,成为这幅画的点睛之笔。不仅点明了画作的主题,更与画面中的山水景观相互呼应,使诗、书、画三者完美融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它诞生于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美好,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画作中那热烈的红色,寓意着革命的激情与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如今,当我们凝视这幅画作时,依然能感受到李可染先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眷恋。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让后人得以领略到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 。 2012年万山红遍(131cm*84cm)成交价达到惊人的2.9325亿元,一举刷新了李可染个人拍卖记录。2015年另一幅75.5㎝×45.5cm的《万山红遍》再次成为焦点。它以1.84亿元成交,近20年间,万山红遍系列的涨幅逾30-100倍不等 ,再次证明了李可染万山红遍系列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强大吸引力和投资价值,只要有精品面市,必受大批买家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