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4004
上一件
下一件
清 青花釉裏紅團花紋搖鈴尊
通高:22.3cm
作品估价:SGD 800,000-1,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0%
《免责声明》
图录号:
4004
拍品名称:
清 青花釉裏紅團花紋搖鈴尊
年 代:
尺 寸:
通高:22.3cm
拍品描述:
康熙朝瓷作,素以青花蒼翠,五彩奇妍而聞名,其中尤以繪大幅山水、刀馬人物之大件器最為討喜,但此等作品,皆民窯所做,氣韻有餘而格調不足,雄渾厚重而略輸神采,與御窯瓷作實有差距。而康熙一朝御窯生產,因受南明抗清,吳三桂作亂影響,燒造時斷時續,直至康熙中晚期臧應選、郎廷極等相繼督窯之後,才漸趨穩定。目前所見康熙御窯器,多盤碗、杯盞等宴飲器具、或水盂、筆洗等小件文房,如本品之御窯陳設瓷,實不多見。
本品小口長頸,豐肩斂腹,頸肩相接處隱起弦紋一道,因整體形似鈴鐺,故而得名。瓶胎質白晰無瑕,釉汁溫潤如玉,腹部以釉裏紅繪漩渦狀團花四組,脛部繪三角蟬紋,其間暗含青花弦紋一道,整器紋飾取材於上古青銅器,佈局疏朗,給人一種空靈瑰麗之感。瓶底心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書款,字體端正雋秀。
青花釉裏紅創燒於元代,由於青花與釉裏紅二者呈色溫度交集很小,而且釉裏紅的呈色劑氧化銅極易揮發,因此自創燒之初,青花釉裏紅器物就極難燒造成功,成品率極低,在明代中晚期甚至幾近絕跡。到了康熙朝,青花釉裏紅的燒造才又一次出現。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撫郎廷極開始督理景德鎮窯務,在他的主持之下,伴隨著“郎窯紅”、“豇豆紅”等高溫銅紅釉的燒造成功,青花釉裏紅的燒造技術終於日臻成熟。本瓶即是這一時期誕生的珍貴郎窯作品。搖鈴尊為康熙朝特有之瓷器造型,見有青花、青花釉裏紅和釉下三彩等三個品種,其中又以青花釉裏紅器最具代表性。本品造型端正,胎釉俱佳,釉裏紅發色深豔,青花弦紋於紅色之中若隱若現,堪稱同類器之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