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005
上一件
下一件
宜子孫玉璧
長:23cm
作品估价:SGD 1,000,000-1,3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0%
图录号:
3005
拍品名称:
宜子孫玉璧
年 代:
漢
尺 寸:
長:23cm
拍品描述:
此件《宜子孫玉璧》為漢代玉雕代表之作,通體以和田白玉精琢而成,質地溫潤細膩,沁色自然,局部呈現赭黃色與焦糖色,為歷經千年埋藏所致,古韻盎然。器物整體呈典型「璧」形,中部貫穿,象徵天地之通,為中國古代禮製玉器中的重要形製。上部鏤空雕飾蟠螭紋與「宜子孫」篆書圓章,其字形勻整、筆畫有力,呼應漢代篆體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宜子孫」一語,源自《詩經》,為漢代重要吉祥語句,意指子孫昌盛、家族延續,體現了儒家宗法觀念的深入人心。
玉璧正面以高浮雕與鏤空工藝結合,雕飾麒麟、鹿、靈獸與卷草雲紋等圖案,構圖繁複緊湊,層層遞進。鹿象徵祿,麒麟為祥瑞之獸,皆寓意祥和富貴。卷草與靈芝紋樣則象徵長壽與不朽,整體圖像組合呈現「祿壽吉祥、子孫繁衍」的祝福寓意,融合漢代社會對長壽、家族與福報的美好期盼。背面保留素面打磨處理,僅以淺浮雕刻劃雲紋,簡潔樸實,對比正面的繁複雕飾,形成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這種工藝風格正是漢代玉器轉型的體現——由先秦時期注重禮製與器物功能的玉器,逐步轉向兼具裝飾性與寓意性的新風格,反映出當時社會思想、審美觀與技術水準的變遷。
漢代玉器多用於隨葬與宮廷陳設,象徵身份地位與天命象徵,尤以帶有祥瑞、祝壽、子嗣意涵者為上品。此件兼具高超雕工與深厚文化底蘊,從題材選擇、構圖安排到技法運用皆可見其匠心獨運,是漢代玉器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類作品。本件玉璧不僅在藝術與工藝上達至高峰,更是漢代社會思想、文化信仰與宗族觀念的物質體現,具備極高的歷史、文化與審美價值,誠為傳世難得之珍寶。
來源:T.Z. Foundation 舊藏。
玉璧正面以高浮雕與鏤空工藝結合,雕飾麒麟、鹿、靈獸與卷草雲紋等圖案,構圖繁複緊湊,層層遞進。鹿象徵祿,麒麟為祥瑞之獸,皆寓意祥和富貴。卷草與靈芝紋樣則象徵長壽與不朽,整體圖像組合呈現「祿壽吉祥、子孫繁衍」的祝福寓意,融合漢代社會對長壽、家族與福報的美好期盼。背面保留素面打磨處理,僅以淺浮雕刻劃雲紋,簡潔樸實,對比正面的繁複雕飾,形成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這種工藝風格正是漢代玉器轉型的體現——由先秦時期注重禮製與器物功能的玉器,逐步轉向兼具裝飾性與寓意性的新風格,反映出當時社會思想、審美觀與技術水準的變遷。
漢代玉器多用於隨葬與宮廷陳設,象徵身份地位與天命象徵,尤以帶有祥瑞、祝壽、子嗣意涵者為上品。此件兼具高超雕工與深厚文化底蘊,從題材選擇、構圖安排到技法運用皆可見其匠心獨運,是漢代玉器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類作品。本件玉璧不僅在藝術與工藝上達至高峰,更是漢代社會思想、文化信仰與宗族觀念的物質體現,具備極高的歷史、文化與審美價值,誠為傳世難得之珍寶。
來源:T.Z. Foundation 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