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11
上一件
下一件
於非闇 牡丹珍禽圖
97×63cm
作品估价:SGD 100,000-15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0%
《免责声明》
图录号:
2011
拍品名称:
於非闇 牡丹珍禽圖
作 者:
於非闇
年 代:
1945
尺 寸:
97×63cm
拍品描述:
材質:設色紙本
形製:立軸
於非闇46歲左右開始畫工筆花鳥畫,從學明末陳洪綬入手,後學宋、元花鳥畫,並著力研究趙佶手法。他曾在古物陳列所工作,接觸到不少古畫,並進行臨摹,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畫藝,汲取許多技法。此外,他還專程到東北瀋陽故宮臨摹黃筌《寫生珍禽圖)及趙佶《瑞鶴圖》。
據考,於非闇早年曾研究過北宋趙昌《四喜圖》,其在專著《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第二章“我所研究過的古典工筆花鳥畫”中提到趙昌《四喜圖》:“丙,趙昌四喜圖,絹本著色大立軸,原畫絹已受潮黴,但是神采奕奕,色墨如新。他是否趙昌,董其昌的鑒定不能即作為定評。但是作為北宋中期的花鳥畫來看,可疑之點卻很少。它描繪雪後的白梅、翠竹和山茶花,與那些噪晴、啄雪、鬧枝、呼雌的禽鳥。突出的塑造了黑間白各具情態的四只喜鵲,這些喜鵲比原物只大一些而不縮小。他對喜鵲用大筆焦墨去點去捺,用破筆去絲去刷,特別是黑羽白羽相交接的地方,他是用黑墨破筆絲刷而空出白色的羽毛,並不是畫了黑色之後,再用白粉去絲或刷出來的白色羽毛。這一畫羽毛的特點,自五代黃筌到北宋趙佶,可以看出是一個傳統。這一特點在南宋後就很少見了。他另外還畫了兩只相思鳥,兩只蠟嘴鳥(都是一雌一雄)和一只畫眉鳥。翎與毛的畫法,也和‘山鷓棘雀圖’一樣,有顯著的區別。此外,如梅花的枝幹,石頭的鋒棱,竹子竹葉等等,既不同於黃居寀,也不同於崔白,他把春天已經到來的景色,完全活生生的刻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