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0
上一件
下一件
陈撰(1678~1758) 梅花册页手卷
13.5×28cm×10
作品估价:RMB 500,000-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00
拍品名称:
陈撰(1678~1758) 梅花册页手卷
作 者:
陈撰(1678~1758)
尺 寸:
13.5×28cm×10
材 质:
水墨纸本
形 制:
手卷
拍品描述:
款识
1.半点不烦春刻划,十分犹仗雪精神。玉几。
2.古巷花俱好,尤怜小院寒。相过无咫尺,常得夜深看。
3.庭梅日以老,风动花又生。无端是春事,关煞草堂情。
4.数枝隔水明,小舟复斜渡。常记看花时,细雨烟村路。
5.老干屈且孤,空山坐愁绝。岂无慰相思,连朝有风雪。
6.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年年一小劫,春风醒其睡。
7.乙卯早秋,玉几漫写。
8.一室但余书卷我,其间惟有水仙梅。
9.每自寒梅发,偏依风竹斜。人家卖青子,不惜满林花。
10.繁梅太零乱,数枝见文弱。遥忆同心人,风流宛如昨。
钤印 棱山(朱) 陈撰(白) 玉几(朱) 陈撰(朱)
尾跋
1.陈撰,字楞山,玉几其号也。学问深邃,性孤介,不因人热。诗有逸才。善画,写梅尤妙,为世所重。此卷凡十页,隽逸之趣无一笔不以儒雅出之。余前得新罗山人《墨梅》一帧,韵气横溢,与此卷堪称合璧。时在民国三十年(1941)冬于沪上,郑观爵记。
2.逋仙一卷意幽凉,儒雅风流古胜今。疏影岁寒香暗远,梅花教点有天心。轩利仁棣钟爱书画,雅好收藏。九八年四月复遇香江,因出清人陈撰《梅花卷》属题,即赋绝句书之。南海汤定华。
钤印 郑爵(白) 汤定华(白)
鉴藏印 郑爵(白)
备注
1.民国上海书画鉴藏家郑观爵题跋、旧藏。
2.汤定华题跋。汤定华(1918-?),名启亮,一名文冰,广东南海人。汤氏家学渊源深厚,于诗词、书画、古文皆有所承。曾创办《诗词书画周刊》。
3.彦如轩旧藏。
陈撰(1678-1758),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等。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画家、诗人、文学家、收藏家。乾隆元年(1736年),因学识名于江淮,被荐举作博学鸿词科,但陈撰拒不应试,却寄寓江都玉几山房,专心书画收藏鉴赏。遂归为“扬州八怪”画家群体之一员,亦被称为扬州八怪中唯一不以卖书画为生计的画家。所藏书画颇富,精于鉴赏,建有藏书楼"玉几山房",藏书充栋。藏书印有"曾经玉几考藏"、"冷香飞上诗句"、"陈撰愣山氏"等。与汪士慎、高翔、万鹗等文人画家交好,常在扬州马曰管玲珑山馆友聚,赋诗作画。擅长作花鸟画,格调超逸,气氛清雅,尤擅长画梅花。与李鳝齐名,世并称“复堂玉几”。兼通山水画,并擅长临摹历代名画。着《玉几山房吟卷》、《绣铗集》。
1.半点不烦春刻划,十分犹仗雪精神。玉几。
2.古巷花俱好,尤怜小院寒。相过无咫尺,常得夜深看。
3.庭梅日以老,风动花又生。无端是春事,关煞草堂情。
4.数枝隔水明,小舟复斜渡。常记看花时,细雨烟村路。
5.老干屈且孤,空山坐愁绝。岂无慰相思,连朝有风雪。
6.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年年一小劫,春风醒其睡。
7.乙卯早秋,玉几漫写。
8.一室但余书卷我,其间惟有水仙梅。
9.每自寒梅发,偏依风竹斜。人家卖青子,不惜满林花。
10.繁梅太零乱,数枝见文弱。遥忆同心人,风流宛如昨。
钤印 棱山(朱) 陈撰(白) 玉几(朱) 陈撰(朱)
尾跋
1.陈撰,字楞山,玉几其号也。学问深邃,性孤介,不因人热。诗有逸才。善画,写梅尤妙,为世所重。此卷凡十页,隽逸之趣无一笔不以儒雅出之。余前得新罗山人《墨梅》一帧,韵气横溢,与此卷堪称合璧。时在民国三十年(1941)冬于沪上,郑观爵记。
2.逋仙一卷意幽凉,儒雅风流古胜今。疏影岁寒香暗远,梅花教点有天心。轩利仁棣钟爱书画,雅好收藏。九八年四月复遇香江,因出清人陈撰《梅花卷》属题,即赋绝句书之。南海汤定华。
钤印 郑爵(白) 汤定华(白)
鉴藏印 郑爵(白)
备注
1.民国上海书画鉴藏家郑观爵题跋、旧藏。
2.汤定华题跋。汤定华(1918-?),名启亮,一名文冰,广东南海人。汤氏家学渊源深厚,于诗词、书画、古文皆有所承。曾创办《诗词书画周刊》。
3.彦如轩旧藏。
陈撰(1678-1758),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等。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画家、诗人、文学家、收藏家。乾隆元年(1736年),因学识名于江淮,被荐举作博学鸿词科,但陈撰拒不应试,却寄寓江都玉几山房,专心书画收藏鉴赏。遂归为“扬州八怪”画家群体之一员,亦被称为扬州八怪中唯一不以卖书画为生计的画家。所藏书画颇富,精于鉴赏,建有藏书楼"玉几山房",藏书充栋。藏书印有"曾经玉几考藏"、"冷香飞上诗句"、"陈撰愣山氏"等。与汪士慎、高翔、万鹗等文人画家交好,常在扬州马曰管玲珑山馆友聚,赋诗作画。擅长作花鸟画,格调超逸,气氛清雅,尤擅长画梅花。与李鳝齐名,世并称“复堂玉几”。兼通山水画,并擅长临摹历代名画。着《玉几山房吟卷》、《绣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