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657
上一件
下一件
张大千 停琴扶阮图 立轴
88×42cm
作品估价:RMB 50,000-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657
拍品名称:
张大千 停琴扶阮图 立轴
作 者:
张大千(1899~1983)
尺 寸:
88×42cm
材 质:
设色 纸本
形 制:
立轴
题 识:
款识:广汉邱文播有停琴听阮图,赵吴兴尝临之,此又临赵者,爰。 钤印:张爰(白)、大千居士(朱)、大风堂(朱) 鉴藏印:番禺万氏公超(白)
拍品描述:
《停琴听阮图》—— 按语
此件《停琴听阮图》,笔法精绝,色墨沉古,是张大千常见的典型风貌。从现存张大千作品风格来看,既有师法唐宋的大青绿、也有兼工带写的小青绿与粗犷豪放的水墨写意,此图是属于兼工带写的小青绿。山石以勾勒为主,线条细劲,以点叶、夹叶法画丛树,山头施以石青、石绿重色,在青绿色下辅以赭石淡色,表现土石裸露处。山角之下,二高士相对而坐,一人停琴,一人拨阮,好似知音互赏。各具姿态,一派优雅和平的境界,观之令人不禁有林泉之思,天际之想耳。
张大千在画中描述了一个关于嵇康的故事,嵇康停止弹奏古琴,来倾听阮咸奏阮,嵇康和阮咸是竹林七贤中的其中两人,竹林七贤是晋代时期的高士,阮咸制造了一种新的乐器,後被命名为阮,最後被称为月琴,嵇康则善于弹奏古琴。竹林七贤时常聚在一起吟风赏月,借诗文书画、音乐、五石散以避时世。
张大千技法多能,人物、山水、画鸟皆能极尽精微之能事,他常在山水中配上文人雅士,或抚琴、或赏古、或论道,情景交融,淋漓尽致。
画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不仅要师今人古人,更要师造化,此外更要能临摹、博取古今之长,然后乃能立意创作,成一家之言。这番道理人人都懂、古今皆然,但能做到者却寥若晨星,张大千以深厚传统中国书画根底为基础,出入古今中西、卓绝精到,兼擅山水、花鸟、人物,无愧“五百年来一大千”之美誉(徐悲鸿语)。
敦煌之行是张大千艺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他于敦煌获得的灵感和技法在此后的作品中都有极充分的体现,本幅中人物的衣冠纹饰和布地设色即可窥一斑。尽管全采石青布地,但层次、明暗却历历可见;而人物的开脸亦得敦煌壁画唐人法之妙。此作品结构严整,层次清晰,布局有序,人物刻画精细,位置突出,反映出画家在驾驭复杂场景、安排主从次序方面精深的造诣。此图用大青绿设色,细劲的线条勾勒轮廓,浓艳的石青石绿渲染山石,追求色调的和谐,在宗法山水大家赵孟頫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描绘了一个清朗且幽静的山林景致
大千布置树法出自古人,亦有独特之处。图中树木姿态各异。树干用笔灵活,勾皴兼用,刻画细腻,笔势苍劲,呈现出苍老而挺拔之态。枝桠以充满力度的曲线画出,绰约多姿,极具表现力。枝叶状貌极其繁密却层次井然,自有荣茂之色。
此图画中人物身上,设色古雅,更注重装饰性,背景和树木用笔柔和,唯石块以青绿染之,与人物衣饰所呼应,明亮而鲜艳。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画中装饰性的色彩显示出这种影响,但颜色清润,与赵孟頫时代的绘画并不相近。张大千作此画时其人物画创作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高士题材在张大千的整体艺术有着独立艺术特色,有着对传统的延续与综合。他在题材上沿袭前人范围,常画过去著名的文人逸士主题,如李白行吟、渊明赏菊、东坡玩砚、竹林七贤等,也绘制泛化的高士形象,淡化其忧怨愤世之寓意性,而强化其雅逸情调,如豁达宁心、寄情山水的审美价值。
画面以小青绿设色,清润秀雅,行笔灵动,流水用笔精巧,仿古树乾笔笔精到,穿插得体,颇有元人墨意,赋色清雅文秀,气格清新,是张大千人物画设色之名作。高士面部以极细微的游丝描画出,人物衣纹细如蚕丝,远处岩石以皱擦点染等较为粗简的笔触烘托主体人物,以设色与浓淡差别,加强了远近对比,本幅作品可以说是张大千艺术达到了画理与哲思、情感与物态完美统一的山水人物画佳作。

作者简介:张大千(1899-1983),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从梅庵、农髯先生游,泛读石涛、八大真迹,得其真髓,临摹几可乱真,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称。作山水、花卉、鸟兽皆精妙,特擅写荷,名重当时。晚年作泼墨泼彩山水,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