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654
上一件
下一件
徐悲鸿 1938年作 奔马 镜心
92×62cm
作品估价:RMB 120,000-1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0654
拍品名称:
徐悲鸿 1938年作 奔马 镜心
作 者:
徐悲鸿(1895~1953)
年 代:
1938年作
尺 寸:
92×62cm
材 质:
设色 纸本
形 制:
镜心
题 识:
款识:戊寅元日在渝纪岁,悲鸿。
钤印:东海王孙(白)
拍品描述:
备注:△新加坡回流,新加坡资深藏家友情提供。
作者简介: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二十岁赴沪谋生时,结识高奇峰,书法得康有为亲授,曾入震旦大学学习绘画,并考察德、比、意国美术。1944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1946年任北平艺专校长,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徐悲鸿先生从 1937年8月,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到1946年7月,由重庆乘“民联轮”去南京,经上海到达北平,就任北平艺专校长,他在重庆一共度过了 10 个春秋。可以说,这 10年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10年,完成了他人格和艺术的双重升华,对中国人物、动物、山水画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幅《奔马图》作于 1938年元日,以西方绘画的写实功底,对马的造型精准把握,形象奔放笔墨简约,以中国画技巧淋畅快的表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的结构层次分明,浓墨与淡墨并用,重笔画马尾和鬃毛,率笔勾出马身和四肢,淡墨渲染,笔墨精湛,形神兼备。不仅充分发挥传统笔墨的轻重、疾徐、枯湿、浓淡、聚散的节奏韵律的抒情性而且充分掌握笔墨作为造型语音的严格写生、写实的造型性,并将雨者巧妙地和而为一。
作者简介: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二十岁赴沪谋生时,结识高奇峰,书法得康有为亲授,曾入震旦大学学习绘画,并考察德、比、意国美术。1944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1946年任北平艺专校长,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徐悲鸿先生从 1937年8月,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到1946年7月,由重庆乘“民联轮”去南京,经上海到达北平,就任北平艺专校长,他在重庆一共度过了 10 个春秋。可以说,这 10年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10年,完成了他人格和艺术的双重升华,对中国人物、动物、山水画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幅《奔马图》作于 1938年元日,以西方绘画的写实功底,对马的造型精准把握,形象奔放笔墨简约,以中国画技巧淋畅快的表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的结构层次分明,浓墨与淡墨并用,重笔画马尾和鬃毛,率笔勾出马身和四肢,淡墨渲染,笔墨精湛,形神兼备。不仅充分发挥传统笔墨的轻重、疾徐、枯湿、浓淡、聚散的节奏韵律的抒情性而且充分掌握笔墨作为造型语音的严格写生、写实的造型性,并将雨者巧妙地和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