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319
上一件
下一件
陆恢 临文徵明惠麓图 手卷
引首28.5×102cm;画心28.4×136.5cm;题跋28.5×30cm
作品估价:RMB 80,000-12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0319
拍品名称:
陆恢 临文徵明惠麓图 手卷
作 者:
陆恢(1851~1920)
尺 寸:
引首28.5×102cm;画心28.4×136.5cm;题跋28.5×30cm
材 质:
设色纸本
形 制:
手卷
拍品描述:
引首:如见停云。己未秋七月。槎客熙题。钤印:臣张熙
款识:
一、临文征仲惠麓图卷而小易位置。廉夫恢。
二、江南春、石湖春泛、落花图三卷皆衡山澹青绿设色,其浓厚者,惟《惠麓品泉》一卷耳。恢又记。
钤印:恢、廉夫、陆恢之印、数峰破墨写庐山、梦痕
题跋:有明一代,笔墨工山水者十数家,其国初诸老尚承元派,如姚云东、杜东原诸君是也。至石田翁出,而取材宏富,合南北为一家,是由元入宋矣,故浓厚苍茫之外,复有精细一种,造营邱、河阳之室,世遂有沈细之称也。衡山文太史天姿高旷,得石田绪论,复恣情于山水,间以陶镕其神趣。其精致处,草痕如发而坚劲如铁,故略施青绿,神采焕然。惟当时精品流传不多,吴下丹青家率从伪本临橅,皆色有余而笔不足矣。恢年卅余至吴门,见嘉道间诸家所拟文画,类崇色泽,即以为文派固如是也。及至谒艮庵先生于怡园,出示所藏衡山真蹎,始知此老精诣自有所在,不当仅于色泽求之。此卷设色虽工,未到其苍劲处。鹿笙九兄推爱收之,不胜感慨,而鹿笙即艮庵先生令子,素精赏鉴,富有收藏,其不弃此卷而属为题句者,以恢能识庐山真面而不囿于设色之一偏也,特记数言以质知己。廉夫恢题记。
题签:陆廉夫临文待诏惠麓图。己未秋七月。禇德彝题。钤印:禇德彝印
来源:顾鹿笙“汉玉钩室”旧藏。一九九一年十月得于香港。
陆恢于画上题曰临文征仲《惠麓图》卷,跋尾又谓谒怡园观顾文彬氏藏之文氏画作,方悟其设色之妙诣。又据他于一八八七年另幅《惠麓品茶图》题曰“曾于顾氏过云楼见文衡山《惠麓品茶》长卷,已为友人临一过……”,今应友人“属涂立幅,取其位置,易其笔墨成之”。综合上述两跋,本幅应临自顾艮庵旧藏(今归故宫博物院;另有一本,属宫尔铎旧藏,现归上海博物馆)。惟见诸顾氏《过云楼书画记》所录之文征明《惠山茶会图》,画心只及两尺,仅卷末题跋诗文较多,画图内容亦与本卷大异,故廉夫所临包括本幅在内之一图一卷,虽云“小易位置”,实构图布局,位置经营皆与原貌迥异,且未见“茶会”、“品茶”之状。但“过云楼”后人顾西津于上及陆氏《品茶图》轴有跋曰“衡翁《茶会图》写人物则被服古雅,写松石则景色妍丽,神似沤波手笔,廉夫此作存其意而易其法,亦所谓食古能化者欤……”由此视之,陆氏汲古而不泥古,前后所临两幅,皆出诸领略体悟,参己法而生新貌。他笔下所出本幅,设色非步武松雪之古艳,亦不纯取征仲之清丽,虽自谓未到文氏“苍劲处”,惟秀雅清润,浅淡晕染中,以青绿颜料醒其陂地岩石,遂见浓淡相宜互衬,全卷于隽逸中呈点缀生色之妙。从跋语所示,画家写毕,好友顾鹿笙见而喜之,遂转赠。顾鹿笙,苏州人,“过云楼”顾家之后,与顾西津为叔侄。他承袭家风,嗜书画收藏,又因家族渊源,与姑苏艺林文坛硕宿如吴昌硕、陆恢、费念慈等过从甚密,其“汉玉钩室”所藏极丰。
题端首者张增熙(1875-1922),乃南浔巨族之后,张静江之长兄。他支持革命,兴办教育,又好金石书画,精鉴别,与姻亲“密韵楼”蒋氏、“嘉业堂”刘氏皆民国时期收藏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