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15
上一件
下一件
十八世纪 红木嵌白玉释迦牟尼佛插屏
作品估价:TWD 6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8%
图录号:
115
拍品名称:
十八世纪 红木嵌白玉释迦牟尼佛插屏
拍品描述:
H33.5cm
插屏以红木嵌白玉制成,屏心长方如意形开光,嵌以细润白玉,质地柔和如凝脂,宝光内敛。正面压地高浮雕七佛之一的释迦牟尼佛像,尊像螺发规整,双耳垂肩,宽额丰颐,眉弯与鼻胫相连,脸庞静美,显出浅浅微笑,法相宁静慈悲。身着汉式双肩袈裟,袒露前胸,胸襟束带系结,双手交迭置腹前结禅定印,高贵典雅。下着宽松裙袍,衣褶曲覆,线条流畅,结全跏趺坐。下承束腰仰覆莲花座,莲瓣形背光营造出释迦牟尼佛详和安然、端坐禅境之态;背面压地浅浮雕护法神,头戴高盔,耳侧缯带飞扬,面颊圆腴,相容坚毅而谦恭。身着铠甲,披帛顺肩绕臂飘垂身侧,腰系扎带,足踏战靴,衣袍飘扬飞动,双手按压金刚杵触地,呈现气宇轩昂站立之姿。足踏岩层云山台上,祥云环绕,表现出充满威仪、智勇双全的守护神形象。
边框随屏心以红木雕琢长方如意形,镂空雕饰,上迎蝙蝠,下接寿桃,周边祥云升起,蝙蝠翱翔,寓意「鸿福长寿」。屏座以仰覆莲瓣组成,映衬屏心白玉释迦牟尼佛温雅庄严之质,整体气韵华美,尽显皇家佛教艺术高贵风范。
据《长阿含经》记载,七佛传法偈,每个偈颂皆为佛陀思想之精华,可化解人心执着。小乘佛教认为,一世一劫,一佛出世教化众生,七佛即代表七世。由于诸多佛经宣扬观想,礼拜和供养七佛可免除人世间各种劫难罪孽,更可生诸佛家,进入佛国成佛,以此宣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的佛法永存思想。
清代帝王礼佛活动频繁,宫内遗存大量以七佛为题材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多样,包含唐卡、屏风、佛钵等。本品即属七佛题材之一,相似作品参考列证可参见沈阳故宫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红木镶景泰蓝七佛屏风〉,由七扇组成,为乾隆朝宫廷实用器。与之相比,本品与其皆以红木雕福寿纹为框,中心主体以释迦牟尼佛像为核心,辅以护法神,展现清代宫廷佛教艺术之高超工艺。然取优质白玉雕琢,柔润细腻质地更添典雅美态,体现清宫艺术卓越追求与文化价值。
乾隆以弘扬佛教信仰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一环,藉以达成国家安定与社会和谐。正因乾隆帝对七佛艺术推崇,清宫留存不少关于七佛宗教仪式时使用法器。如北京颐和园庋藏清乾隆〈青玉御题七佛钵〉,与本品皆用以宣扬佛教教义,并预示帝国传承相续,兴盛不衰。细观之,本屏雕工讲究,尊佛形象端庄慈祥,身躯比例匀称,肌肤光滑圆润,禅定坐于莲花座上,赋以庄严姿态。然以红木镶嵌白玉,更显稳重,处处流露宫廷雍容华贵王者风范,或为该时期佛堂(或室内)供器之造像,弥足珍贵。
AN EXCEEDINGLY WHITE JADE FIGURE OF SAKYAMUNI INLAID HONGMU TABLE SCREEN
18TH CENTURY
插屏以红木嵌白玉制成,屏心长方如意形开光,嵌以细润白玉,质地柔和如凝脂,宝光内敛。正面压地高浮雕七佛之一的释迦牟尼佛像,尊像螺发规整,双耳垂肩,宽额丰颐,眉弯与鼻胫相连,脸庞静美,显出浅浅微笑,法相宁静慈悲。身着汉式双肩袈裟,袒露前胸,胸襟束带系结,双手交迭置腹前结禅定印,高贵典雅。下着宽松裙袍,衣褶曲覆,线条流畅,结全跏趺坐。下承束腰仰覆莲花座,莲瓣形背光营造出释迦牟尼佛详和安然、端坐禅境之态;背面压地浅浮雕护法神,头戴高盔,耳侧缯带飞扬,面颊圆腴,相容坚毅而谦恭。身着铠甲,披帛顺肩绕臂飘垂身侧,腰系扎带,足踏战靴,衣袍飘扬飞动,双手按压金刚杵触地,呈现气宇轩昂站立之姿。足踏岩层云山台上,祥云环绕,表现出充满威仪、智勇双全的守护神形象。
边框随屏心以红木雕琢长方如意形,镂空雕饰,上迎蝙蝠,下接寿桃,周边祥云升起,蝙蝠翱翔,寓意「鸿福长寿」。屏座以仰覆莲瓣组成,映衬屏心白玉释迦牟尼佛温雅庄严之质,整体气韵华美,尽显皇家佛教艺术高贵风范。
据《长阿含经》记载,七佛传法偈,每个偈颂皆为佛陀思想之精华,可化解人心执着。小乘佛教认为,一世一劫,一佛出世教化众生,七佛即代表七世。由于诸多佛经宣扬观想,礼拜和供养七佛可免除人世间各种劫难罪孽,更可生诸佛家,进入佛国成佛,以此宣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的佛法永存思想。
清代帝王礼佛活动频繁,宫内遗存大量以七佛为题材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多样,包含唐卡、屏风、佛钵等。本品即属七佛题材之一,相似作品参考列证可参见沈阳故宫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红木镶景泰蓝七佛屏风〉,由七扇组成,为乾隆朝宫廷实用器。与之相比,本品与其皆以红木雕福寿纹为框,中心主体以释迦牟尼佛像为核心,辅以护法神,展现清代宫廷佛教艺术之高超工艺。然取优质白玉雕琢,柔润细腻质地更添典雅美态,体现清宫艺术卓越追求与文化价值。
乾隆以弘扬佛教信仰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一环,藉以达成国家安定与社会和谐。正因乾隆帝对七佛艺术推崇,清宫留存不少关于七佛宗教仪式时使用法器。如北京颐和园庋藏清乾隆〈青玉御题七佛钵〉,与本品皆用以宣扬佛教教义,并预示帝国传承相续,兴盛不衰。细观之,本屏雕工讲究,尊佛形象端庄慈祥,身躯比例匀称,肌肤光滑圆润,禅定坐于莲花座上,赋以庄严姿态。然以红木镶嵌白玉,更显稳重,处处流露宫廷雍容华贵王者风范,或为该时期佛堂(或室内)供器之造像,弥足珍贵。
AN EXCEEDINGLY WHITE JADE FIGURE OF SAKYAMUNI INLAID HONGMU TABLE SCREEN
18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