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43
上一件
下一件
佚名 老子化胡图
32.4*49.7cm
作品估价:RMB 150,000 -2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243
拍品名称:
佚名 老子化胡图
作 者:
佚名 南宋
尺 寸:
32.4*49.7cm
材 质:
设色纸本
形 制:
镜芯
拍品描述:
赏析: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谓老子西出阳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西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每与沙门帛远争邪正,遂造作《化胡经》一卷,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后陆续增广改编为十卷,成为道教徒攻击佛教的依据之一,借此提高道教地位于佛教之上。由此引起了道佛之间的激烈冲突,唐高宗、唐中宗都曾下令禁止。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下令焚毁《道藏》伪经,第一种即为《化胡经》,从此亡佚。这一史实成为此作断代的一个重要条件。图中所绘正是描写的老子化胡途中,金发“洋人”便是老子到了天竺国的化身,青牛依旧,而老子头顶和青牛背驮的木质书简便是所谓的《老子化胡经》,《老子化胡经》不同于其他经文,它是佛道两教长期论争的产物。远在《化胡经》出现以前,东汉时社会上就流传着化胡说,当时佛教传入中国不久,为了在中国立足,必须与中国的传统信仰相结合,依附于黄帝、老子的神仙术,那时的人敬神时把黄帝、老子、佛陀放在一起合祭。后来的人根据《史记 · 老子传》里的话“去而不知终所”加以生发,成为老子出关去化胡,这就是化胡说的雏形,以后就更为具体,《魏略 · 西戎传》:“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这类化胡说形成于 2 世纪中叶,经过历代传述,化胡说就越发离奇,《齐书 · 顾欢传》云:“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