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42
上一件
下一件
勾龙爽(传) 太师少师图
37.6*26cm
作品估价:RMB 250,000 -3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242
拍品名称:
勾龙爽(传) 太师少师图
作 者:
勾龙爽(传) 南宋
尺 寸:
37.6*26cm
材 质:
设色绢本
形 制:
镜芯
题 识:
鉴藏印:文安开国、天籁
拍品描述:
作者简介:勾龙爽,又名句龙爽,四川人,生卒年月不详。宋代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神宗时官翰林待诏。时称他画的人物“其状质野,有返朴之意。”作品有《西成民乐图卷》《岁丰图卷》等。《太师少师图》考析狮本外来物种,《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驾八骏巡游西域“狻猊野马走五百里”,“狻猊”即“狮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地的友好关系,原本为“殊方异物”的狮子及狮文化才正式被中国人所认知,后逐渐被本土化,尤其自唐代以来又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狮乃尊贵与威严的象征,一直被视为祥瑞之兽。狮”与“师”同音,“太狮少狮”其谐音太师少师喻意代代高官、子嗣昌盛,还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守护!展现于诸君面前的此幅《太师少师图》亦名《牧狮图》,图绘一牧者右手戳持三股牧鞭,左手持泛红秋枝轻拂狮身,二目放光炯炯有神;大小三只狮子似是一家,各具其态:棕毛母狮居前扭首伸尾侧翻右前爪,神情毕现;后面绿毛雄狮呲牙斜目翘尾缩抬右前爪,彰显威猛;右前方一棕毛幼狮抬首相望,神态可掬,彰显活泼顽皮。整幅画面相互呼应,神态灵动,颇为和谐,可谓神情并现!观此幅《牧狮图》,其用笔、设色、构图、运意乃至精谨灵动、气息高古,绝非元明人所能梦见,确为艺林中一铭心神品!此《太师少师图》为绢本镜芯37.6cm×26cm,当为属册页散佚所致!图上钤有“文安开国”(朱文)、“天历”(朱文)、“军假司马”(白文)三枚鉴藏印,裱边有近人题签“勾龙爽”。勾龙爽为蜀人,系宋代宫廷画家,宋神宗(1048-1085)时翰林待诏,史载其“喜为上古衣冠佛疲乏人物,为一代奋笔”,时称他画的人物“其状质野,有返朴之意。”。虽目前尚无确切且足够证据佐证其出自北宋宫廷画家勾龙爽之手,最为保守的研判当系出自宋人且必高手所绘!更有,所钤“文安开国”(朱文)当为大理国第十七任帝王—文安帝段正淳(?-1125)之印,《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载的文安开国铜镜—大理国铜镜(圆形,直径四寸二分,背面镌刻龙凤图案,有柄长四寸、宽三分)柄上亦有“文安开国篆书”四字;所钤“天历”(朱文)印乃元文宗图帖睦尔的鉴藏印。元文宗文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2.16-1332.9.2),元朝第八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二位大汗(1328-1332年在位)。元文宗提倡汉文化,建奎章阁、学士院,开局纂修《经世大典》,倡导程朱理学,崇奉藏传佛教,致力于书画收藏、鉴赏。如此,可证此幅《太狮少狮图》曾经北宋时期大理国文安帝段正淳、元代元文宗图帖睦尔或藏或赏,尤其曾经文安帝段正淳所藏,更可证此《太师少师图》不会晚于北宋。至于“军假司马”(白文)印,本应是一枚古汉印,“军假司马”乃官名,汉置,亦简称假司马。军司马加假字,为军司马之副职。《后汉书·百官志》言:“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此印原应系汉代官僚名士随身佩戴的佩印。至于如此古印为什么钤盖于此,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乃宋及以后有担任相当于古“军假司马”职务者借古印表己意,以示珍贵;二乃好事者借古印假托作品年代更远古以牟暴利!好在瑕难掩玉!另于《湖社月刊》第44册(总714页)载有“唐韩干画太狮少狮图”(图2),该图与此北宋本《太狮少狮图》构图酷似,是否出自唐代韩干之手暂不可考,然从气息上感觉应为宋人本,且年份二者亦应相当!还有,现藏于昆仑堂美术馆的《牧狮图》(图3),为晚明时期所绘,显系自上述宋人本脱胎而来,彰显着承传!然与宋人本相较,无论传神、还是古意,皆不止逊一筹,倒是凸显匠气、呆板及突兀,究其原因无外乎线条、设色及造型上的高下之别所致;更有,近十年来曾先后三次现于国内拍卖会上清代金廷标款《牧狮图》(图4),构图虽形似,然神气又差之甚远,所签五枚乾隆御印亦皆为伪印,款识亦与金廷标有别,当为一晚清民初时期伪金廷标之作!纵观三个不同朝代的《太狮少狮图》或名《牧狮图》,尽管绘画水准高下差别很大,但从构图角度上来讲,也体现着一种传承!更可证宋代这座艺术高峰之难以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