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019
上一件
下一件
遼\金 玉迦樓羅
W 5.3cm、H 4.9cm
作品估价:TWD 1,0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免责声明》
图录号:
5019
拍品名称:
遼\金 玉迦樓羅
尺 寸:
W 5.3cm、H 4.9cm
拍品描述:
白玉質,通體近半染赭、褐雜沁,其間又生白絲,為光陰之隨筆。包漿油麗,輝麗之餘亦顯器表褶皺、孔隙,更增古袤之氣。器形屬迦樓羅(Garuda)雕飾,略有厚度而顯立體,呈一人頭鳥身之神縱軀仰首貌,似從天而降。其直髮束箍,大眼高鼻,面容圓潤,雙唇上折。粗臂大手貼於耳側,肩掛披帛,巨翅旁收,尾綻如棕櫚,鳥足隱於器後。主題特殊,雕工簡勁,頗富西域色彩。
迦樓羅於中土又稱金翅鳥,最初來自以《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為首的印度神話體系,其形象被佛教吸收後便隨之傳入東亞,成為「天龍八部」之一,並有大量佛典記其事。按中國的迦樓羅藝術至早可追溯至北朝[1],並以石窟雕塑與壁畫最為人知。時至遼代,契丹民族喜納佛陀,並在唐、宋佛教的基礎上增添新意,使得如迦陵頻伽(Kalavinka)、魔羯魚及迦樓羅一類玉器盛行於彼時,至金代亦如是;又考迦樓羅於遼、金之象徵意義,則有辟邪、吉祥甚至鎮水之功能[2]。
儘管學術界普遍將迦樓羅視為遼、金時期的典型佛教玉器,目前為止實無考古出土玉質迦樓羅之例,且機構典藏的傳世品亦寥若晨星。綜觀現存的同形器,形制以如此器屬直身仰首的半人半鳥小型飾件居多,而部分例子尚開有穿孔[3],或許皆是用作嵌件;另外,這種類型的迦樓羅玉飾雙眼多挖空以鑲石,而所鑲之物卻也鮮少完存——此器既無該設計,遂能保神鳥之全形,更顯難能可貴。
註腳
[1]李靜杰:〈金翅鳥圖像分析〉,《敦煌研究》2022年第4期(總第194期),頁44。
[2]雲希正、袁偉:〈遼代佛教用玉器研究〉,于明主編:《如玉人生:慶祝楊伯達先生八十華誕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頁236。
[3]見參閱1出處。
英文名称: JADE FIGURE OF GARUDA
英文年代: Liao/Jin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