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3118
拍品名称:
齐白石 搔痒图
作 者:
齐白石
材 质:
67×35 cm. 26 3/8×13 3/4 in. 约2.1平尺
形 制:
立轴 设色纸本
拍品描述:
题 识 搔痒不著,羞君自夸,何如随手自来爬。白石老人齐璜画。
钤 印 齐大
出 版 1.《齐白石绘画精萃》,图编88,吉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2.《齐白石作品集》,第121页,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版。
3.《翰海二十周年精品录•书画卷》,第370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
来 源 北京拍卖会,2009年5月8日,第124号拍品。
说 明
1.文物公司旧藏,包首见文物公司旧签。
2.“搔背图”是齐白石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图式人物有钟馗、老者、青年等等,对应不同人物,搔背方式或为小鬼抓痒,或为用不求人自己解决。北京画院藏有白石1928年临八大人物稿,白石题:“曾临八大山人人物画册中有搔背翁,此略仿其意,戊辰又二月” ,此或为白石这一题材之灵感来源。
白石老人约在25岁时,曾拜乡贤萧姓画家为师,专学人物画。当时的白石老人倾心扬州八怪,犹喜黄慎和金农,每得画必悬于壁上,推敲数日,默记于胸,可见他对其画风的痴迷,完全反映在自己的画作上,并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影响。“尤其是仕女,几乎三天两头有人要我画的。我常给他们画些西施、洛神之类。也有人点景要画细致的,像文姬归汉、木兰从军等等。他们都说我画得很美,开玩笑似的叫我‘齐美人’”。这种工致的线描工笔后来画得就很少了,更多作简笔写意一路。他笔下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不管是神仙罗汉还是高人名士,白石老人总能撷取最有意味的瞬间来表现人物。
此幅表现的正是一位光头短须者正在用一只搔背扒子搔痒,题材新颖,幽默有趣。画中人物宽衣袒背,衣之宽大似已遮住坐具,右手搔痒,身体前倾,头微微回转,眼神欲看向痒处,眉梢下垂,似乎有些费力。人物的身体用赭石加水平涂;轮廓用淡墨勾勒,与赭石水渍相溶,过渡自然;胡须、眉毛和新剃完的头,则用淡墨来表现;衣纹的表现大胆而辛辣,以浓淡线勾勒,再以赭石加墨平涂渲染,展现出画家晚年之大写意风格愈加豪放。画面整体奇趣盎然,加之题跋文字:“搔养不着,羞君自夸,何如随手自来爬”,我们仿佛可以想见白石老人的意趣所在。
周亮工《书影》中有载:“有为爬痒廋语者:‘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予闻之捧腹。因谓人曰:此言虽戏,实可喻道”。“文以载道”,而“道”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琐事中,所谓智积所存,难离名相。白石先生可谓能于生活琐事中见道者。
钤 印 齐大
出 版 1.《齐白石绘画精萃》,图编88,吉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2.《齐白石作品集》,第121页,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版。
3.《翰海二十周年精品录•书画卷》,第370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
来 源 北京拍卖会,2009年5月8日,第124号拍品。
说 明
1.文物公司旧藏,包首见文物公司旧签。
2.“搔背图”是齐白石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图式人物有钟馗、老者、青年等等,对应不同人物,搔背方式或为小鬼抓痒,或为用不求人自己解决。北京画院藏有白石1928年临八大人物稿,白石题:“曾临八大山人人物画册中有搔背翁,此略仿其意,戊辰又二月” ,此或为白石这一题材之灵感来源。
白石老人约在25岁时,曾拜乡贤萧姓画家为师,专学人物画。当时的白石老人倾心扬州八怪,犹喜黄慎和金农,每得画必悬于壁上,推敲数日,默记于胸,可见他对其画风的痴迷,完全反映在自己的画作上,并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影响。“尤其是仕女,几乎三天两头有人要我画的。我常给他们画些西施、洛神之类。也有人点景要画细致的,像文姬归汉、木兰从军等等。他们都说我画得很美,开玩笑似的叫我‘齐美人’”。这种工致的线描工笔后来画得就很少了,更多作简笔写意一路。他笔下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不管是神仙罗汉还是高人名士,白石老人总能撷取最有意味的瞬间来表现人物。
此幅表现的正是一位光头短须者正在用一只搔背扒子搔痒,题材新颖,幽默有趣。画中人物宽衣袒背,衣之宽大似已遮住坐具,右手搔痒,身体前倾,头微微回转,眼神欲看向痒处,眉梢下垂,似乎有些费力。人物的身体用赭石加水平涂;轮廓用淡墨勾勒,与赭石水渍相溶,过渡自然;胡须、眉毛和新剃完的头,则用淡墨来表现;衣纹的表现大胆而辛辣,以浓淡线勾勒,再以赭石加墨平涂渲染,展现出画家晚年之大写意风格愈加豪放。画面整体奇趣盎然,加之题跋文字:“搔养不着,羞君自夸,何如随手自来爬”,我们仿佛可以想见白石老人的意趣所在。
周亮工《书影》中有载:“有为爬痒廋语者:‘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予闻之捧腹。因谓人曰:此言虽戏,实可喻道”。“文以载道”,而“道”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琐事中,所谓智积所存,难离名相。白石先生可谓能于生活琐事中见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