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117
上一件
下一件
齐白石  多多利利
作品估价:RMB 880,000-1,0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3117
拍品名称:
齐白石  多多利利
作 者:
齐白石
材 质:
103×34 cm. 40 1/2×13 3/8 in. 约3.2平尺
形 制:
立轴 设色纸本
拍品描述:
题 识 多多利利。白石老人八十八岁并篆。
钤 印 吾年八十八、齐白石、杏子坞老民
出 版 《齐白石作品集》,第251页,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版。
来 源 北京拍卖会,2008年5月9日,第417号拍品。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齐白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重新诠释了传统花鸟画的精神内涵。在他众多的作品中,荔枝题材占据着特殊位置,而本幅题有“多利多利”篆书款识的荔枝更是一件耐人寻味的杰作。
齐白石笔下的荔枝首先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征服观者。晚年的齐白石大胆突破传统藩篱,开创了“红花墨叶”的独特风格——以浓墨挥写枝干、竹篮,以鲜艳色彩点染花果,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在本幅中,饱满的果实以浓艳的红色点染而成,在素白的宣纸上犹如一串串红宝石垂挂。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没骨法”,不事勾勒,直接用色彩塑形,使荔枝呈现出浑圆立体的效果。画幅下方以浓墨勾勒出竹篮,内盛荔枝数颗,仿佛刚刚从枝头摘下,还带着南国的阳光与雨露。
齐白石对红色的运用堪称一绝,他曾在《白石老人自述》中提到:“我画荔枝,红要红得透,要人一看就馋。”这种红不是自然主义的模仿,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齐家红”,比真实的荔枝更浓烈、更纯粹。墨笔竹篮的写意奔放与荔枝的工致细腻并存,看似矛盾却和谐统一。齐白石曾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艺术理念在本幅中得到完美体现
画中齐白石将荔枝描绘为硕果累累下垂的姿态,这种“垂绦”式构图赋予画面一种谦逊内敛的美感。在传统文化中,“垂”往往与“谦”相联系,齐白石通过这种构图,无意中传达了东方美学中“柔韧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荔枝虽果实累累,枝头低垂,却正显其内涵之丰盈,而下方竹篮中已妥置荔枝,有“得利”之意,寓意吉庆。
“多利多利”四字篆书款识是理解这幅作品的关键所在。齐白石早年曾刻苦钻研篆刻,其篆书功力深厚,在这幅画中,他以古朴浑厚的篆书题写吉祥语,与写意荔枝形成有趣的对比。篆书的庄重严谨平衡了荔枝画的活泼随意,使作品在自由奔放中不失法度。“多利”一词源自民间吉祥文化,“荔”与“利”谐音,形成一语双关之妙。齐白石以此二字篆成,表达了对丰饶、顺遂生活的强烈祝愿。这种直白的情感表达在传统文人画中实属罕见,正体现了齐白石艺术“雅俗共赏”的特质。
齐白石通过荔枝这一寻常物象,展现的是对生活本质的热爱,是对存在之喜悦的礼赞。艺术史家郎绍君曾评价齐白石:“他把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趣味提高到了艺术的境界。”本幅《多利》正是这一评价的绝佳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