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112
上一件
下一件
陆抑非、邵怡度 楷书节临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临仇十洲桃花春宴
作品估价:RMB 80,000-18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3112
拍品名称:
陆抑非、邵怡度 楷书节临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临仇十洲桃花春宴
作 者:
陆抑非、邵怡度
材 质:
18×50 cm. 7 1/8×19 5/8 in. 约0.8平尺
形 制:
成扇 设色金笺、水墨纸本
拍品描述:
题 识 (一)临仇十洲本。陆翀。
(二)戊寅(1938年)六月下澣,书奉勤荪先生正之。邵怡度。
钤 印 一飞,怡度
扇 骨 十六档刻竹扇骨,双面韩潮刻古铭纹,题识“丙子春日,蛟门作”。
上 款 “勤荪先生”应为朱棠(1912-1966),字芾甘,号勤荪。浙江吴兴人,寓居上海,继承父业经营中孚绢纺厂。又好收藏,喜文艺,善山水画,风格深秀严整,1941年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曾拜入大风堂,为张大千弟子。
说 明
此柄刻竹者韩潮(1780-1846),是嘉道年间以刻竹闻名的竹刻大师。字鲛(蛟)门,浙江归安人,活跃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以精于刻竹而闻名。工书法、篆刻,能在扇骨上刻数百字小行楷,圆转自如,尤其擅长摹刻钟鼎款识,偶作画,因此又以绘刻花卉见长,吴昌硕曾推崇其为嘉道时善刻竹者第一人。
1930年陆抑非移居上海,四年后与收藏家孙伯渊的妹妹孙淑渊喜结连理。1937年,由孙伯渊介绍,陆抑非拜入梅景书屋,吴湖帆建议他改字“抑非”,取“抑非扬善”之意。在吴湖帆的《丑簃日记》中有16处提及了陆抑非,多是诸如到老师家求教,借画、或是准备画展之事。
梅景书屋的收藏几乎可称独步海上,而孙伯渊亦极富收藏。如此环境中,陆抑非“师法古人”有“近水楼台”的极佳条件,他对传统也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1983年,陆抑非在《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一文写道:“我有机会见到了许多古画真迹,作了不少临摹和研究工作。同时,要画工笔花鸟画,必须对景写生,这就使我不断积累写生资料。”陆抑非次子陆公让回忆:“抗战期间,大舅父孙伯渊将他在苏州集宝斋古玩店的书画紧急运往上海,与我父母同住法租界萨坡赛路207号(现淡水路219号)。因书画进出频仍,今进明出,故家父见到好的书画,就通宵达旦临摹,有些用拷贝纸勾勒,积累了大量的稿本,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陆抑非常用“獭祭而成”来说明他从艺的过程。甚么是“獭祭”?水獭捕鱼,依次陈列而食,如祭祀祖先,即称“獭祭鱼”。唐代诗人李商隐排列古书,慎重推敲成文,后人即谓收集素材而成作品为“獭祭”。陆抑非早期学画从临摹到写生,学习借鉴了古人的经验,又对自然进行观察、记忆和写生,收集了许多素材,他曾说:“我年轻时每逢作画,桌子总是堆满着画稿和素材。没有这些素材,没有这些生活的积累,我是画不出甚么东西来的。这可以说我早年作画也是獭祭而成的。”
此扇即陆抑非临仇英所绘之画,画中亭台掩映、游廊楼阁相连,古松翠竹成趣,花红柳绿喧腾,而高士携琴而至,老友则凭窗相待,一派热闹景象。较之仇英真本也不遑多让。虽不知仇英此作存之何处,但可以感受到陆抑非此扇全幅临摹相当用心,从用线到设色无一不认真参详,从画中即可以看出他深厚的传统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