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91
上一件
下一件
王音 无题
作品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291
拍品名称:
王音 无题
作 者:
王音
年 代:
2005 年
材 质:
170×180 cm.
形 制:
布面 油画
拍品描述:
发表
《线索》,空白空间画廊,北京,2005年,第171页
出生于艺术世家的王音,成长在一个被苏式写实绘画浸透的环境中,其早期绘画多为严格的社会主义写实风格。后来他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接触到大量西方先锋艺术、音乐、电影与戏剧,并写了一篇关于波兰舞台导演耶日•格洛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的论文,这位理论巨匠对王音的艺术及创作趋向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格洛托夫斯基以倡导“质朴戏剧”闻名,他主张把舞台一切不必要的外在东西剥离,聚焦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用真正的行动探讨主体性的本质,从而打破两者之间的藩篱。王音将格洛托夫斯基的理论融入绘画创作,把细节、历史及意识形态藏起来,仅通过画中主角的“表演”,展现生命中的纯粹与陌生,并使绘画更富于挑战性。
创作于2005年的《无题》是王音艺术生涯中十分独特的一件。他对一位女杂技演员的照片做了小小的改动,在她的头顶、口中以及扭转幅度夸张的四肢上,各添加了几支喷泉树枝,这种荒诞的组合产生了莫名丰富的意味。2000年之后的几年里,王音进入了一段短暂的“达达时期”,他对各种绘画及图像资源、绘画风格进行了伪造和虚构,充满了任意、随机。“通常我的工作方法是有条理的,但是那个阶段我要自己进入一个不条理的状态……我尽量把一些我认为有可能性的东西,全凭感受做出来,不做任何分析”,王音说。
绘画语言上,本作仍有王音早期一如既往的“苏派”痕迹,细节刻画准确,例如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演服饰的纹样,甚至枝条、水滴等等,有种还原新闻纪实的荒诞感。但在整体偏写实风格的大框架下,画家又着力突出了色块的表现力,尤其是粉色服饰、黄色皮肤、褐色背景及红色地板的表现上,粗犷的点簇甚至带有“点彩”式的表现力与形式感,凸显绘画语言赋予图像的独特魅力。遍布于背景里强光被抽象为一个个黑、白、灰的色点,阻碍着观众视线的深入,在凸显主角的同时,也形成了隐性的区隔,提示着看与被看、自我与他者等长久以来未被察觉的观看趣味。
无论是凸显绘画形式语言的表现力,还是在画面中设置干扰观看过程的元素,其目的都在于实现对于创作对象的“陌生化”。这一创作意图首先体现了王音对于中国近代美术史文脉的探索、反思和批判。同时,它也彰显了格洛托夫斯基的“剥离”理论对王音的影响,即将自我从时代的语境与热潮中抽离出来,继而与当代艺术保持一种清醒的距离。“陌生化”即是王音从剥离实践中所获视觉经验的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