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82
上一件
下一件
曾梵志 星空
作品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待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免责声明》
图录号:
282
拍品名称:
曾梵志 星空
作 者:
曾梵志
材 质:
300×300 cm.
形 制:
布面油画
拍品描述:
自梵高以狂乱笔触描绘《星夜》,将星空转化为情绪、精神与宇宙秩序的象征之后,星空已然超越自然图景,成为内心经验的投射载体。如果说梵高的《星夜》呈现的是西方孤独灵魂的呐喊,那么,曾梵志的《星空》则以东方文人笔意重新演绎夜空的沉静与深邃。
曾梵志的艺术创作经历了数个阶段:从1990年代初受到德国表现主义影响的《协和医院》、《肉》系列,到引发国际轰动的《面具》肖像,他始终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尖锐对话。2002 年是曾梵志创作风格转变的关键节点,据其在与栗宪庭的访谈中透露,他曾在家中观察一棵紫藤树:冬日里,光秃的紫藤错综复杂、不断延伸,枝条在风中肆意折转、断裂,在精神层面给予了他“强烈的刺激”。不久之后,右手受伤迫使他以左手作画,左手运笔的生涩感,打破了以往的惯性思维,促使他在创作中不断经历“建构-破坏”的往复。痊愈后,他继续以左手创作,甚至发展出“双笔作画”的方式:一笔负责推进图像,另一笔则进行破坏,令画面在线性纠缠与力量博弈中逐渐浮现。
《星空》创作于曾梵志“乱笔风景”成熟阶段,相比早期密集、焦灼的笔势,此作更显空灵与疏朗。其尺幅高达300 x 300 cm,直观展现了星空给人的宏阔印象,曾梵志认为“较小的尺幅不可能达到同样的结果或效果……我寻找的是能够匹配人类尺度与经验的尺幅。”虽名为“星空”,作品却并未将“星空”置于画面中心,反而是以“被遮蔽”的姿态出现。在深沉的蓝黑色调中,漫天纷飞的白色斑点似落雪又似闪烁的繁星,仿佛要将枝条尽数覆盖。夜空下方的橙红色与黄色霞光,如光焰亦如尘烟,要从枝条缝隙中透出。这种空灵而克制的情绪处理,与中国宋代山水画的美学追求有着深刻的内在呼应。尤其是马远笔下的大面积留白——画面以一角布景、留白如气,如呼吸般虚实相生,为观者留下想象与沉思的空间。
作品前景纵横交错的枝干线条或扭曲、或纠结,仿佛正在生长,又仿佛在挣扎。曾梵志将其视作中国书法精神的延续,他曾明确指出:“这些树枝和中国传统书法关系更大……我特别注意笔触的节奏和神韵,相信每一笔都有自己的运动和内在之美。”在他看来,这种笔法更接近文人画中以“书法入画”的观念,讲求笔线的气韵生动与精神流动。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在此作品中亦有回响,下方的枯枝和老藤,近似于宋画中“寒林古木”的画意,每一道枝线都如同墨迹挥洒后的残响,不仅建构图像,也书写心境。
在这幅《星空》中,曾梵志完成了从自然图像向心灵图景的转译。在这里,风景不再是“可见之物”,而是“可感之境”。正如他所说:“这和西方表现主义是不同的,不是因为西方的表现主义肤浅,而是它更多以笔触的外观为特征,而书法则与内心境界关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