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252
拍品名称:
关良 山边船影
作 者:
关良
材 质:
43.5×50 cm.
形 制:
布面 油画
拍品描述:
发表
《华人艺术经典IV—关良1900-1986》,大未来画廊,台北,1996年,第26页
《关良百年纪念展》,大未来画廊,台北,2000年,第30页
《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关良》,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09年,第214页
《游弋中西:关良诞辰110周年作品集》,江西美术出版社,南昌,2010年,第194页
《艺术巨匠—关良》,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13年,第11页
《食洋而化、风神独韵—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画册》,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2015年,第258页
展出
“关良1900-1986”,1996年3月16日至4月2日,大未来画廊,台北
“关良百年纪念展”,2000年4月19日至5月14日,大未来画廊,台北
“食洋而化、风神独韵—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2015年5月16日至7月26日,龙美术馆,上海
来源
北京诚轩,中国油画雕塑,2010年5月16日,lot0003
《山边船影》同样是一幅海景写生,笔触简率传神,但加入了更多兴之所至的即兴情趣。关良风景创作多数只取景色一隅,以喻整体,让观众通过画中一隅感受艺术家真实的视觉体验。本作构图亦是遵从此道理,从岸边人之视角取景,透过重重山石、草木,将视线引向远方悠悠而过的船帆,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诗意。
《山边船影》以对角线构图划分远近,近景一块峭壁位于画幅边缘支撑起画面,似乎是参照了塞尚《圣维克多山》系列的经典构图,简略距离感的处理,说明了印象派的基础已不着痕迹地内化于关良心中。周遭的山石、岩地以及灌木质感硬朗,给人以厚重之感。远方的流云、山峦、海绵,则明显趋于轻盈、流畅。
在一重一轻、一繁一简的画面构图中,近景与远景形成了视觉上的平衡,营造了不同于西式透视法的景深与空间关系。良公以国画写意之笔,以野逸的青绿和素净的银灰统领画面,掺以深红、熟褐、靛蓝点缀,构成一幅恬静怡人美丽风光。
《华人艺术经典IV—关良1900-1986》,大未来画廊,台北,1996年,第26页
《关良百年纪念展》,大未来画廊,台北,2000年,第30页
《二十世纪中国西画文献—关良》,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09年,第214页
《游弋中西:关良诞辰110周年作品集》,江西美术出版社,南昌,2010年,第194页
《艺术巨匠—关良》,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13年,第11页
《食洋而化、风神独韵—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画册》,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2015年,第258页
展出
“关良1900-1986”,1996年3月16日至4月2日,大未来画廊,台北
“关良百年纪念展”,2000年4月19日至5月14日,大未来画廊,台北
“食洋而化、风神独韵—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2015年5月16日至7月26日,龙美术馆,上海
来源
北京诚轩,中国油画雕塑,2010年5月16日,lot0003
《山边船影》同样是一幅海景写生,笔触简率传神,但加入了更多兴之所至的即兴情趣。关良风景创作多数只取景色一隅,以喻整体,让观众通过画中一隅感受艺术家真实的视觉体验。本作构图亦是遵从此道理,从岸边人之视角取景,透过重重山石、草木,将视线引向远方悠悠而过的船帆,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诗意。
《山边船影》以对角线构图划分远近,近景一块峭壁位于画幅边缘支撑起画面,似乎是参照了塞尚《圣维克多山》系列的经典构图,简略距离感的处理,说明了印象派的基础已不着痕迹地内化于关良心中。周遭的山石、岩地以及灌木质感硬朗,给人以厚重之感。远方的流云、山峦、海绵,则明显趋于轻盈、流畅。
在一重一轻、一繁一简的画面构图中,近景与远景形成了视觉上的平衡,营造了不同于西式透视法的景深与空间关系。良公以国画写意之笔,以野逸的青绿和素净的银灰统领画面,掺以深红、熟褐、靛蓝点缀,构成一幅恬静怡人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