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2103
拍品名称:
清乾隆 黄杨木雕灵芝如意
年 代:
清乾隆
材 质:
L:39 cm. (15 3/8 in.)
拍品描述:
此如意取黄杨木随形雕琢,首部圆雕灵芝一朵,层叠若祥云捧日。柄部巧借天然枝干,瘿节错落,小小灵芝如祥云隐现,瑞气萦绕。末端缀丝线结,垂以流苏,与木色温润相映成趣。
其艺妙在“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灵芝菌盖依木纹旋势而雕,柄部枝干未加斧凿,仅以刀锋略勾云纹,犹见黄杨木之天然肌理。通体打磨如婴儿肌,抚之可感木纹起伏,暗合“木器贵老”之旨。
黄杨质地坚密过象牙,百年始成器用,此如意兼取瘿木奇态与匠心仙工,独得自然天趣,置之案头可佐清赏,持之掌中能寄美好祝愿,实乃“形神俱妙”珍玩。
‘如意’在印度梵语中被称为‘阿娜律’,原是佛教持器之一,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明清以来,由于皇室推崇,如意成为纯粹的陈设把玩之具,凡值年节,王公大臣必进如意于朝,取兆吉祥,故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雍正观花行乐图》、郎世宁《乾隆雪景行乐图轴》等所绘雍正、乾隆均手持如意。
其艺妙在“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灵芝菌盖依木纹旋势而雕,柄部枝干未加斧凿,仅以刀锋略勾云纹,犹见黄杨木之天然肌理。通体打磨如婴儿肌,抚之可感木纹起伏,暗合“木器贵老”之旨。
黄杨质地坚密过象牙,百年始成器用,此如意兼取瘿木奇态与匠心仙工,独得自然天趣,置之案头可佐清赏,持之掌中能寄美好祝愿,实乃“形神俱妙”珍玩。
‘如意’在印度梵语中被称为‘阿娜律’,原是佛教持器之一,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明清以来,由于皇室推崇,如意成为纯粹的陈设把玩之具,凡值年节,王公大臣必进如意于朝,取兆吉祥,故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雍正观花行乐图》、郎世宁《乾隆雪景行乐图轴》等所绘雍正、乾隆均手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