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37
上一件
下一件
清康熙 斗彩四喜登梅图卧足杯
作品估价:RMB 3,800,000-4,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落槌价RMB 登录后查看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1037
拍品名称:
清康熙 斗彩四喜登梅图卧足杯
年 代:
清康熙
材 质:
D: 7 cm (2 3/4 in.)
拍品描述: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带旧包装
来源:海派名家陈康侯(1866-1937)旧藏
陈康侯(1866-1937)字锡蕃,江苏扬州人,是晚清王小某以后扬州最著名画家之一,与李墅齐名。其工山水、人物、花鸟,笔致秀洁。陈康侯最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花鸟画。其画风清新秀丽,质朴自然、构图疏朗灵动,造型生动传神。他的花鸟画作品,在追求传统技法的基础上,重视写生,引入西洋画的透视技法,以形写神。
本品杯敞口,深腹,卧足。通体施透明釉,釉面光润如玉。外壁斗彩通景绘喜鹊登梅图,取“喜上眉梢”之吉意,画面中一鹊栖于寒梅虬枝之上,昂首挺立,另一俯身下探,极为灵动。梅枝横斜疏朗,红梅点染枝头,翠竹旁逸斜出,画面一隅见两只喜鹊于地面和半空中相顾而盼,活灵活现,饶有趣味。整体构图疏密有致,画意清雅灵动,设色明丽,对比鲜明。底部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笔力遒劲,为康熙晚期安窑款识,时代特征显著。
“安窑”是康雍御用瓷器烧制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其主理者为康熙时期内阁大臣明珠管家安尚义。安尚义,字仪周,号麓村、绿村,原为朝鲜人,后入清朝旗籍(一说为朝鲜贡使后裔,定居中国)。据相关文献记载,其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前往景德镇为皇家烧制御用之器,并于雍正五年(1727年)完成使命,其在景德镇的七年时间,为皇家烧制了不少旷世名品。其中又以斗彩见长,盖因斗彩清丽典雅,可以将府藏书画从二维平面完美转换至三维瓷身之上,树康雍之际景德镇制瓷典范,完成从康熙瓷器雄奇旖丽到雍正御窑清雅秀丽的风格转换,本品即为其中翘楚佳作。
同时,安尚义也是是清代前期最重要的收藏家,与高士奇、梁清标等人齐名。其嗜好金石书画,收藏了大量宋元名迹,如唐代孙过庭《书谱》、宋代米芾《蜀素帖》等稀世珍品。其收藏不仅数量庞大,且品质精绝,许多作品后进入清宫内府,成为乾隆皇帝《石渠宝笈》著录的重要来源。安尚义在康熙晚期至雍正早期于景德镇专为内廷烧造瓷器,制品多为清新雅致且颇具文人画意之作,这与其丹青收藏雅趣,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绘画元素不无关系。
本品鹊身画法尤为特殊,传世所见大部分斗彩瓷器以青花描绘纹饰之轮廓细线,后于框线中填彩,但匠人于此杯上仅以青花迭画鹊鸟身躯,绘出浓淡肌理,在增添立体感的同时,于明丽的红梅翠竹间以清幽钴蓝突显鹊鸟,如此简单而雅致的装饰风格,堪称品味卓绝。此外,鹊鸟、红梅、翠竹的搭配可见于清宫旧藏宋《梅竹双鹊图页》,梅枝上的鹊鸟俯身姿态,也可见于清早期女画家陈书的《仿古花卉翎毛册(石榴喜鹊)》中。
本品画法清隽典雅,敷彩鲜嫩,绘制精细,层次分明,呈现出鲜丽清逸的艺术风貌,为康熙斗彩器中的精品。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赞曰“斗彩,康雍至精,若人物、若花卉、若鸟兽,均异彩发越,清茜可爱”。康熙斗彩瓷器多见于世界顶级公私收藏中,然如此件釉彩保存完好、画意精妙者寥若晨星。检索公私馆藏可知,相关苏富比曾于2014年释出一件与本品尺寸、纹饰相同雍正斗彩作品,曾为日本细川家族藏品,亦为安窑制出,与本品烧造时间仅隔数载,成交价高达港币604万,足见市场对于此类作品之认可和喜爱。
造型小巧隽秀,盈手可握,历经三百余年传承至今颇为不易,其品相完美,又带旧时包装,雅致之极,不失为一件兼具艺术价值与人文意趣的熙朝斗彩雅玩,颇值珍视。
参阅:《目迷五色:清朝磁器》,细川护贞编,1992年,图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