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957
上一件
下一件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
作品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957
拍品名称: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
年 代:
明洪武
材 质:
高32.8cm
拍品描述: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5年10月31日,lot356;
北京拍卖会,2006年6月5日,lot13
在明代制瓷史上,洪武一朝具有开明代景德镇御窑之先河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洪武一朝享国三十一年,其治下所产御窑瓷器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现象就是釉里红瓷器的高度发展,其品质在这整个明代御窑瓷器中首屈一指。
本品撇口,束颈,垂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露胎处泛淡火石红色。通体以釉里红为饰,所饰自上而下多达七层,其中腹部以两方连续的缠枝牡丹纹为主题纹饰,牡丹花叶层叠饱满,枝蔓翻转自如,花叶飘逸多姿,在釉里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浓丽。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元明转变过程中的洪武官窑瓷器,在工艺技术上明显继承元代,而又逐渐融入新王朝的审美元素。如本品多层级装饰及牡丹花瓣边沿留白,叶、茎没骨的表现手法皆取法元代,而胫部变形莲瓣纹不再似元代般片片独立,而是整体相连,恰似底部承接一莲瓣形器座,亭亭玉立,饶有趣味。
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的极盛,与明廷的高度重视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明史》卷六十七《舆服三》载:“(洪武)三年(1370年),礼部言历代异尚……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从之。”可见红色不仅是明代至高无上的颜色,而且代表着庄严的礼制。崇尚火德,以红为尊,以及明室对朱红的专有权,催生了釉里红器的大量烧造。但高温釉下铜红呈色极不稳定,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因此其在中国陶瓷生产史上曾数度中止。正是为此,传世洪武御窑釉里红瓷器益显珍贵,恰若本品灿若明珠,尤值珍视。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耿宝昌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12页,图197